市政府辦公室關于進一步規范和加強政務新媒體管理工作的通知
各縣、區人民政府,市各開發區、新區、園區管委會,市各有關部門和單位: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政務新媒體健康有序發展的意見》(國辦發〔2018〕123號)、《省政府辦公廳關于推進政務新媒體健康有序發展的實施意見》(蘇政辦發〔2019〕56號)等文件精神,進一步規范和加強我市政務新媒體管理工作,推動全市政府系統建好、管好、用好政務新媒體,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總體工作目標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認真落實國家和省、市關于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和優化政務服務的決策部署,持續加強政務新媒體管理,突出統籌規劃,理順體制機制,規范賬號運維,強化常態監管,不斷提升政務新媒體規范化發展水平,確保在國務院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例行抽查檢查中合格率達到100%;立足政務新媒體功能定位,打造一批有影響、口碑好的優質精品賬號和綜合性移動客戶端,形成以市級政務新媒體為龍頭,整體協同、響應迅速的政務新媒體矩陣體系,有效提升全市政務新媒體的公信力、傳播力、引導力和影響力。
二、明確工作職責
市政府辦公室是全市政務新媒體工作的主管單位,各縣區(功能區)政府辦公室(黨政辦公室)是本行政區域內政務新媒體工作的主管單位,市直各部門辦公室或指定的專門處室是本部門政務新媒體工作的主管單位,實行系統垂直管理的市直部門的辦公室或其指定的專門處室是本系統政務新媒體工作的主管單位。主管單位負責推進、指導、協調、監督本地區本部門政務新媒體工作。政務新媒體主辦單位按照“誰開設、誰主辦”的原則確定,履行政務新媒體規劃建設、組織保障、健康發展、安全管理等職責。各級政務新媒體按照主管主辦和屬地管理原則,接受宣傳、網信部門的有關業務統籌指導和宏觀管理。
三、加強賬號管理
縣區(功能區)人民政府(管委會)應當開設政務新媒體;市直各部門、縣區(功能區)部門及街道(鄉鎮)可根據工作需要開設政務新媒體,應按程序向主管單位提出申請。一個單位原則上在同一平臺只開設一個政務新媒體賬號;對不同平臺上功能相近、用戶關注度和利用率低的政務新媒體,要進行清理優化,確屬無力維護的堅決關停;不得以單位內設機構名義開設政務新媒體。
開設政務新媒體要符合國家《互聯網用戶賬號名稱管理規定》要求,名稱簡潔規范,頭像鮮明嚴肅,與主辦單位工作職責相關聯,在公開認證信息中注明主辦單位名稱;主辦單位在不同平臺開設的政務新媒體,原則上應保持名稱一致、風格統一。
政務新媒體管理實行審核備案制度,開設、變更、關停、注銷政務新媒體,須經同級政府辦公室審核同意,并報市政府辦公室備案后,于3個工作日內登錄國家、省政務新媒體系統登記備案。因工作原因需變更、關停、注銷的政務新媒體,須先經主辦單位集體研究或主要領導同意,并向社會公告,公告時間不少于15個工作日。
四、規范內容發布
政務新媒體每周更新內容不少于1次,要制作發布與本地本部門職責相關的政務信息,鼓勵加工制作原創類政務信息,每周至少發布1條原創信息。凡轉載發布信息,均要注明來源,原則上只轉載黨委、政府以及有關主管部門確定的稿源單位信息。不得發布違反國家法律法規的內容信息,不得發布代表個人觀點、意見及情緒的言論,不得發布“雷人雷語”、“娛樂追星”、失真信息等不當內容,不得刊登商業廣告或鏈接商業廣告頁面。
政務新媒體主辦單位要健全完善內容發布審核制度,嚴格執行先審后發制度,落實工作人員、處(科)室負責人、分管領導三級審核公示制度,把好政治關、法律關、政策關、保密關、文字關。對原創發布的信息,要在發布的信息中標注擬稿人、審核人、審簽人;對轉載發布的信息,要在發布的信息中注明信息來源,并標注編校人、審核人。
五、及時互動回應
暢通政務新媒體互動交流渠道,為公眾提供留言評論、咨詢投訴等功能,認真做好公眾留言的審看發布、處理反饋工作,回復留言要依法依規、態度誠懇、嚴謹周到,杜絕答非所問、空洞說教、生硬冷漠。對于公眾通過政務新媒體,提出具體明確的政策方面咨詢留言,政務新媒體主辦單位要在24小時內進行答復,節假日不得晚于48小時。
政務新媒體主辦單位要安排工作人員,每個工作日上、下午分別主動查看公眾咨詢留言情況,及時發現、及時辦理、及時答復,切實走好網上群眾路線。
六、強化功能建設
政務新媒體主辦單位要嚴格遵循政務新媒體發展規律,明確政務新媒體定位,充分發揮政務新媒體傳播速度快、受眾面廣、互動性強等優勢,以內容建設為根本,不斷強化發布、傳播、互動、引導、辦事等功能,為企業和群眾提供更加便捷實用的移動服務。積極通過政務新媒體推進政務公開,強化解讀回應,傳播黨委政府聲音。對涉及面廣、社會關注度高、實施難度大、專業性強的政策文件,要制作便于公眾理解和移動端傳播的解讀產品,積極運用視頻、圖解、數說等公眾喜聞樂見的呈現方式,通過政務新媒體進行發布,增強政策解讀效果。
七、做好安全防護
政務新媒體主辦單位要嚴格執行網絡安全法等法律法規,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落實安全管理責任,加強對政務新媒體賬號密碼和使用終端的安全管理,防止賬號被盜用或被惡意攻擊等安全事件發生。強化用戶信息安全保護,不得違法違規獲取超過服務需求的個人信息,不得公開損害用戶權益的內容。
八、提升組織化水平
市政府辦公室加強對全市政務新媒體工作的統籌管理和組織推進,每年年初召開全市政務新媒體管理工作會議,總結成績,表彰先進,分析問題,明確全年工作目標和重點任務;每季度召開全市政務新媒體工作交流會,通報國家和省、市政務新媒體抽查檢查情況,交流工作經驗體會,明確階段性任務措施,推動全市政務新媒體工作持續提升。各縣區(功能區)要參照市里做法,將政務新媒體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定期調度推進和研討交流,確保年度目標任務落到實處。市直部門要充分認清做好政務新媒體工作的重要意義,理順管理機制,明確牽頭處室,落實經費保障,配強工作人員,主要負責同志定期聽取匯報,分管負責同志經常性調度推進,切實把政務新媒體建好、管好、用好。
九、開展業務培訓
市政府辦公室定期組織開展政務新媒體工作培訓,不斷提升全市政務新媒體工作水平。各地、各部門要組織人員加強業務學習、開展研討交流,增強信息編發、輿情研判、回應引導和應急處置能力,打造一支政務新媒體專業化隊伍。
十、嚴格考核獎懲
國務院辦公廳每半年、省政府辦公廳每季度對政務新媒體運行情況開展檢查抽查并通報情況(省政務新媒體檢查指標見附件1),今年省里已將政務新媒體管理納入全省高質量考核(營商環境)內容。市里也將此項工作納入全市高質量考核內容,市政府辦公室每周將對全市政務新媒體運維情況開展全覆蓋檢查,發現問題及時反饋有關單位并督促整改到位;年底按照政務新媒體監管工作年度考核指標(附件2)開展考核評價,對工作成效好的單位和個人予以通報表揚,對工作不力影響全市大局的將嚴肅問責。
附件:1.政務新媒體檢查指標
2.政務新媒體監管工作年度考核指標
宿遷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1年6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