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宿城區在中心城區基礎設施建設上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科學規劃,立足實際,始終把中心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作為拉動經濟社會發展的“發動機”和“助推器”,先后實施了總投資數百億元的重點項目建設,中心城市基礎條件、服務功能和形象品位明顯提升,中心城市承載能力顯著增強。
按照“外成環,內成網,節點暢通”的要求,圍繞國、省干線公路升級改造,農村公路建設實施加快,市政路網工程疏通完善。啟動實施了324省道、121省道等交通工程,遍及全區各鄉鎮的農村公路提檔升級工程、駱馬湖路西延等23條道路,總長度達50公里。特別是近年來,打通斷頭路,逐步形成了互通互聯的路網加密,有效緩解了中心城區南北不通、東西不暢的問題,市民出行更加方便快捷。
按照“點成景、線成蔭、片成林、水成系”的要求,公園景觀綠化建設亮點紛呈。按照“把城市建設在公園里,讓公園遍布在城市中”的思路,堅持大片植綠、拆墻透綠、設法增綠的原則,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努力打造成為“江蘇生態大公園”核心景區。先后實施了印象黃河景區、朱海牛角淹生態修復、白鹿湖公園、小白河景觀工程、高速公路西出口綠化改造等綠色生態修復工程,城市“新形象”逐步顯現。
民生工程“補短板”成效顯著,公共服務類項目穩步推進。通過實施中心城區130萬平米,涉及5937戶的棚戶區改造項目全面提升人民群眾幸福感和獲得感,實施宿城區排水防澇提升工程,完善了城市雨污排水管網建設,完成排水管道38條,總長80公里。實施中心城區海綿城市試點工程,啟動中心城區10.7平方公里的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區工作,推動試點區外正在實施工程和舊城改造項目的海綿城市建設要求落地。同時,為增強城市服務水平,宿城區委、區政府堅持以學校、醫療衛生、停車場、公廁等設施建設為重點,不斷完善城市功能,持續增強群眾福祉。南師附中宿遷分校南校區、太湖路小學、項里小學等中心城區多所學校啟動建設。文化體育養老民生方面,宿城區文化體育中心、兒童醫院、白堡城市之家、靳塘城市之家、果園鄰里中心等項目建成投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