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六屆十次全會觀摩側記 攀高逐新提質 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
2024年12月28日06:40 來源:宿遷市廣播電視總臺
“比”出精氣神,“爭”出新干勁。12月26日至27日,為期兩天的市委六屆十次全會觀摩正式拉開帷幕。觀摩人員深入全市26個重大項目建設現場、生產一線,在項目拉練中找差距、在爭先比拼中添干勁,為打好打贏十四五收官之戰匯聚磅礴力量。
強龍頭穩住經濟“基本盤”
記者盛韌:”項目千帆競,奮楫勇爭先。作為今年最后一場項目觀摩,全市各板塊也拿出了壓箱底的大項目好項目。觀摩首站來到了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示范企業雙星彩塑新材料,公司2億平米光學膜項目是列省重大產業項目,總投資51.6億元,可年新增光學膜產能50萬噸、產值50億元,不僅實現雙星在原有產能基礎上翻一番,也為我市建設“中國膜城”作出了鏈主企業擔當。”
一個大項目,不僅能打造新的經濟增長點,更能激發產業“鏈式效應”。今年以來,我市圍繞加快建設長三角先進制造業基地,加強重大項目引建,努力招引一批符合宿遷產業定位的龍頭型、基地型重大項目。今年,全市新簽約億元以上項目480個,其中50億元項目21個。觀摩現場,大家既看項目規模,更看項目質態。投資百億元的新項目廣利智能裝備,50億元項目匯納新材料、喬那科數控等行業龍頭企業亮點紛呈。同時,我市大力實施企業方陣壯大行動,加快培育百億龍頭企業,引導龍頭企業通過增資擴股等方式做大做強。洲際家居科技、聚燦光電、日立能源等落戶項目頻頻追加投資,也成了本次觀摩的一大亮點。
泗陽縣委常委泗陽經濟開發區黨工委書記姜兵說:“通過項目的觀摩,感覺到我們項目的設備、工藝以及規模都給我們留下深刻的印象。對于我們泗陽開發區來說,我們的第一要務還是要抓項目的招引,我們將聚焦長三角、珠三角和京津三大重點區域,進行鏈式招商和靶向招商。第二我們還是要優服務抓培育工作。我們要加強產業鏈的建設來全力打造產業生態,發展供應鏈兼容,鼓勵鏈內企業隔墻配套,來降低企業成本,提高核心競爭力。”
壯鏈條推動產業鏈“強筋健骨”
記者盛韌說:“聚‘光’成炬,凝“鏈”成勢。這里是宿城區奔騰未來科技產業園,該項目主要生產超高功率超大幅面激光切割機等熱門產品,全面投產后,將成為我市激光光電產業邁向百億級的關鍵驅動引擎,進一步帶動激光上下游配套向宿遷集聚,為宿遷打造華東光谷注入磅礴力量。”
重點產業鏈強,產業集群才能支撐有力。今年以來,我市加快實施優勢群鏈培育行動,圍繞15條重點產業鏈缺失環節,大力開展產業鏈招商,計劃到2025年,全面完成千億級產業攻堅三年行動計劃,形成超千億產業集群3個,15條重點產業鏈產值全部超百億。今年,釀造(酒)等9條產業鏈產值已超百億,6條增速超10%。觀摩中,膜材料產業強鏈補鏈項目樂凱新材料、斯迪克股份;汽車及零部件產業鏈延補鏈項目艾克生汽車、迪特新材料;推動宿遷經開區光儲融合發展的實聯新能源、正信溢鑫光伏組件等項目,為我市構筑特色優勢產業打牢了基礎。
市湖濱新區黨工委書記張先彥說:“通過兩天的觀摩,切身感受到了在市委、市政府堅強領導下,各兄弟縣區‘大抓產業、大抓項目’的干事勁頭,‘爭先進位、你追我趕’的發展勢頭,和‘大有作為、未來可期”的事業奔頭。下一步,我們將錨定打造‘全國休閑度假旅游目的地’這一目標,著力培育文旅、大數據+、膜材料等特色產業鏈,全力加快雙星百億級項目、京東系產業鏈項目、駱馬湖臺球文創產業園等24項列市重大產業項目建設,為全市發展大局‘增光添彩’、貢獻更多‘湖濱力量’。”
聚集群全力攻堅“下一個千億”
記者盛韌:“向‘高端’邁進,千億產業步履不停。跟隨著觀摩隊伍,我們來到了沭陽桐昆恒陽化纖,每天這里有50萬米坯布從“一滴油”變成“一匹布”。今年,企業新上了印染綠島項目和CP8短纖項目,全面投產后將有效解決補齊我市紡織產業印染環節短板,加快推動高端紡織產業向千億進發。”
培育產業集群,制造業體系“四梁八柱”才能更穩固。我市以強化集群梯度培育為抓手,加快推進千億級產業攻堅三年行動計劃,集中資源支持新能源、高端紡織、綠色食品三個優勢產業,到2025年產值規模全部突破千億級,形成產業集群培育第一梯隊。去年,全市主導產業產值占比超過87%,新能源產業產值率先突破千億大關。觀摩中,盛虹新材料、桐昆恒陽化纖、逸達新材料等紡織產業龍頭,和璽酒業、成達制蓋等綠色食品產業,發展態勢良好,為打好千億級產業攻堅三年行動收官戰蓄勢賦能。
市工信局局長李民富說:“既看到了招商引資新引進的一批項目,也看到了我們一些存量企業通過技改增效,技改擴增的項目。既看到了一批傳統產業強鏈延鏈補鏈的項目,也看到了一批電子信息等一些新興的產業,更為重要的是,這些項目都是我們明年工業經濟新的增長點。我們要通過進一步的加強幫辦服務推動這些項目能夠更早地投產達效,為我們明年工業經濟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優生態打造產業攀升“硬支撐”
記者盛韌:“平臺賦能生態,助力產業升級。我身后就是即將投入使用的智慧信息產業園,該項目重點招引孵化電子信息、智能制造等戰略性新興產業,致力打造集創新、研發、生產于一體的新質生產力集聚地,同時與科創飛地形成協同聯動,構建“項目孵化在蘇州、成果轉化在宿遷”的良好創新生態。”
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發展才能向“新”而行。近年來,我市深入實施科技創新引領行動,大力推動企業設備更新改造,加快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應用,2023年,宿遷全社會研發投入占比首次突破2.0%,高新技術企業數保持近20%的增長、總數達785家,科技創新支撐產業創新作用不斷凸顯。預計到2025年,制造業創新水平顯著提升,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62%。本次觀摩中,全面解決進口替代的鋼客履帶,多項關鍵技術填補空白的綠金人科技,打造全國首個國產化電子產業供應鏈與制造平臺的硬之城智造,掌握世界尖端輪胎研發和制造技術的三元輪胎三期等科技含量高的項目,為制造業轉型升級提供了關鍵驅動力。
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局長王永說:“這兩天項目觀摩下來,這些項目從產業的主體、鏈條、集群和生態維度,越來越豐富,體系更加完善。作為資規部門,第一就是要科學性編制好規劃,認真研究好產業發展和空間布局的銜接,引導各個片區發揮比較優勢,聚實發展動能,打造“615”產業品牌的競爭力。第二就是要科學性地配置好要素資源,精塑宿遷的營商環境品牌。第三就是要科學地做好各項改革創新工作,講好全域的規劃構思,精塑我們城市的核心競爭力的品牌。”
兩天的觀摩,26個項目,均為宿遷市光伏新能源、高端紡織、機電裝備等六大主導產業,以及激光光電、膜材料等15條重點產業鏈延鏈補鏈強鏈項目,呈現出體量大、質態優、龍頭帶動強的特點。邁上新征程,圍繞“省內作出更大貢獻、全國奮力爭先進位”這一目標定位,宿遷將持續深化項目攻堅,加快推動在建項目投產達效、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為“十四五”收好官,“十五五”開好局提供堅實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