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遷:優服務強載體 “小屏幕”敲開“大市場”
2024年12月14日08:28 來源:宿遷市廣播電視總臺
作為江蘇最年輕的城市,宿遷在發展過程中,積極搶占數字經濟新賽道,著力提升人才培養、企業孵化、品牌培育、倉儲物流等功能,全力構建本地優勢產業發展新機遇,眾多“宿遷產”“宿遷造”的產品,從宿遷走向了世界各地。
走進宿遷電商產業園,一場跨境電商培訓正在進行,跨境電商概念及模式、海外網店如何注冊、店鋪怎樣運營……二十多位年輕的創業者在這里學習享跨境電商實戰經驗、分享交流心得體會。
宿遷迎科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海外業務負責人 夏子譯說:“像我們注冊海外公司,海外商標這塊對于知識產權的這一塊幫助,也包括后期出海的時候對我自身企業的一種防護,起到一些決定性的作用,也會給我們一些數據上的支撐和業務上的指導。”
市場在哪兒、工作就做到哪兒,為了幫助跨境電商初創者們更好地開拓海外市場,宿遷在產業政策、綜服企業、主體培育等方面多向發力,引進專業機構,為企業在出海路上排困解難,引航宿遷品牌走向世界舞臺。
宿遷電子商務產業園區黨工委副書記 管委會主任 池永超說:“物流是制約跨境電商發展的最大短板,而消除這塊短板最快的方式就是在海外建立海外倉,很多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沒有能力獨立建倉,因此通過我們鼓勵重點企業自建、租賃海外倉這種模式,來幫助更多的中小型跨境賣家解決跨境物流痛點難點。”
政府搭臺、企業唱戲,對新設跨境電商企業最高給予300萬元的經營扶持、推動市內5所高校開設跨境電商專業、引進一批專業能力強帶動效應好的跨境電商培訓企業……宿遷以一系列“高含金量”的“實招硬招”護航企業發展,讓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試水跨境電商。
江蘇蘇粵跨境電商綜合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 孫鐳說:“從今年的一月份,到目前為止,我們企業全市培育孵化了大概110多家企業,涵蓋紡織業,家居,戶外,家電等領域,其中我們最好的企業銷售產值突破了500萬美元。”
不僅如此,按照“做強存量、做大增量”原則,宿遷市還大力招引重大項目、培育中小電商企業、樹立電商品牌標桿,多梯隊壯大電商主體隊伍。元旦春節臨近、疊加雙十二,休閑零食迎來了銷售旺季。在泗陽縣蘇花集團,工人正忙著將花生、堅果等本地土特產打包發貨。作為泗陽一家老牌農業龍頭企業,2015年,公司在縣供銷合作總社的幫助下成功觸網,經過多年發展,蘇花集團和周邊地區發展花生種植面積1.3萬余畝,累計帶動農戶1600余戶,幫助合作社社員人均年增收3萬余元。
蘇花集團董事長 李亞娟說:“以前單單只是做線下,現在線上和線下結合起來了,現在線上的占到我們50%以上,現在一般情況下,在8000萬到9000萬左右。”
集聚2.98萬家電商企業,超13.2萬家活躍網店,超400家跨境電商企業……今年以來,宿遷市多措并舉搭平臺,推進數字經濟賦能實體發展:在全國設區市率先出臺電商領域地方性法規《宿遷市電子商務產業發展條例》,為“電商名城”建設提供法治保障。出臺《促進“電商+產業帶”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緊扣“615”產業體系,全力打造4個核心電商產業帶,5個新興電商產業帶,5個跨境電商產業帶,推進電子商務與重點產業加速融合。同時,實施區域品牌、企業品牌、產品品牌“三位一體”發展戰略,依托縣域特色電商產業集群,建立“網貨”“網紅”產品目錄庫,今年以來孵化網絡銷售500萬元以上電商品牌95個。在此帶動下,1-11月,全市完成電子商務交易額2567億元,實現網絡零售額789億元、跨境電商交易額32.5億元,電商產業實現量、質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