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化”同步 宿遷再攀新高度
2024年12月13日06:50 來源:宿遷市廣播電視總臺
地區生產總值十年跨越3個千億級臺階、人均GDP上了5個萬元級臺階、工業總產值上了4個千億級臺階……十年來,宿遷緊緊聚焦“省內作出更大貢獻、全國奮力爭先進位”目標定位,堅持“四化”同步發展基本路徑,在“經濟強”上取得更大成果,在“百姓富”上實現更大進展,在“環境美”上展現更大作為,在“社會文明程度高”上邁出更大步伐,交出了一份合格的宿遷答卷。
記者王萍萍:“行走在宿遷經開區工業集中區的主干道上海路,天合光能、阿特斯、龍恒新能源、正信光電等行業龍頭企業集聚于道路兩側,如今該路也是一條名副其實的‘光伏大道’。2018年之前,宿遷光伏產業基本空白。2018年5月隨著天合光能項目成功落戶,宿遷光伏產業開啟了發展的新紀元。”
近日上午,在天合光能(宿遷)有限公司組件四期高效光伏組件項目生產車間,“數智化”生產線開足馬力趕制訂單。在這里,單線每13秒可產出一塊光伏組件成品。目前,這里已實現單線每天6000余塊的產出能力,生產線智能化和自動化程度達到光伏行業前列。
天合光能電池組件全球制造助理副總裁、宿遷基地總經理苗成祥說:“6年多來,天合光能在宿遷的產業版圖持續擴大,建立起擁有四大片區的晶硅光伏“超級工廠”,總投資較當初增加40倍之多,超過250億元。宿遷基地自2019年投產以來,累計產值近千億元。”
光伏產業從無到有、從弱到強。2023年,以晶硅光伏為龍頭的新能源產業成為宿遷市首個千億產業。近日,工信部公示了2024年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競賽勝出名單,宿遷參與的鹽常宿淮光伏集群入圍,實現了我市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零的突破。
正如光伏產業一樣,十年來,宿遷在“經濟強”上取得更大成果,地區生產總值十年跨了三個千億臺階、去年達4398.07億元,排名從2014年的全國95位提升至68位;工業總產值上了四個千億臺階、去年突破5000億元,位列國家先進制造業百強榜第76名。白酒產業營業收入、膜材料產值、光伏組件產能分別占全國6%、5%、4%。服務業增加值達2000億,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產值突破1300億元。
十年來,宿遷在“百姓富”上實現更大進展,人民生活實現了“奮力奔小康”到“邁向現代化”的轉變。人均GDP上了5個萬元級臺階,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十年翻一番,城鄉收入比1.57:1。更新改造棚戶區1997萬平方米,23萬農民搬入了新居。新建各類學校118所,國家區域醫療中心開工建設,高鐵、高速、高架成環成網,獲批國家級“一刻鐘便民生活圈”試點城市。在花鄉沭陽的“藝森園”盆景造型基地直播中心,胡道中聚集了50多名電商主播參與直播帶貨,日均銷售額達50萬元以上。如今,在宿遷,花木產業產值占全國5%,數萬名老百姓從中致富。
沭陽縣扎下鎮的藝森園盆景造型基地負責人胡道中說:“我們通過開網店、直播帶貨,用一部手機連接城鄉、鏈接世界,打通產銷,通過矩陣直播拍賣,讓沭陽的盆景被瞬間‘秒殺’。”
十年來,宿遷在“環境美”上展現更大作為,生態公園實現了“大寫意”到“工筆畫”的轉變。獲批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林木覆蓋率、中心城市綠化率居全省第三、第一,PM2.5濃度十年下降了50%,國省考斷面優Ⅲ水體比例達96%、創歷史最好水平,“耿車蝶變”成為全省踐行“兩山”理念典型案例,公眾生態環境滿意度全省最高,“江蘇生態大公園”的美麗畫卷正在徐徐展開。
十年來,宿遷在“社會文明程度高”上邁出更大步伐,宿遷選樹全國道德模范1人、省級道德模范及提名獎21人、中國好人67人、江蘇好人202人、省級以上“最美人物”47人、“感動宿遷”人物及提名獎131人(組)。8734支志愿隊伍活躍城鄉,累計開展志愿服務活動16萬場次。宿遷把全國文明城市建設作為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的戰略舉措和民生工程精心謀劃、系統實施,從“跟跑”到“領跑”、從“追兵”到“標兵”,走出了一條具有鮮明時代特征和地方特色的文明城市建設之路。
立足當前所處的發展階段,宿遷以實際行動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江蘇工作重要講話精神,牢牢把握省委、省政府對宿遷的工作要求,聚焦“經濟穩健增長、社會安全穩定、人民幸福安康”發展追求,堅持“四化”同步發展基本路徑,務實奮進、攻堅克難,全力推動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