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單種植 減肥增效 宿遷各地精細田管拓寬群眾“增收路”
2024年11月18日08:27 來源:宿遷市廣播電視總臺
趁著晴好天氣,這兩天,宿遷市各地種植戶們積極調度農機搶農時,全市水稻收獲進度超九成。經走訪發現,2024年水稻種植季,不少種植戶都在科學管理上做文章。這樣一來,農資成本降了,水稻產量和品質不斷提升。
在泗洪縣重崗街道五里江農場田地內,金黃的稻田一望無際,一束束稻穗被壓彎了腰,大型收割機在田間來回穿梭,將沉甸甸的稻穗攬入“懷中”,轉眼間變成金燦燦的稻谷。
泗洪縣重崗街道五里江農場種植戶劉建鋼說:“今年水稻的整體產量還是比較不錯的,現在來看呢,正常能達到1200斤到1300斤左右,我們種的是宿遷大華的華粳5號,這個是跟宿遷大華包種子的,正常水稻賣得比商品糧高1到2毛錢,平均每畝地能增加200到300元收入。”
訂單種植,增產又增收,近年來,重崗街道依托當地農業龍頭企業、家庭農場等經營主體,推行訂單種植,從種子供應、配方施肥,到機械化服務以及收割等環節給予全程指導支持,保證農戶的經濟效益。
泗洪縣重崗街道五里江農場四分場場長謝培軍說:“今年我們農場有這個水稻地3800多畝,通過這個訂單,種子比市場能夠多收一毛錢一斤左右,總體的一畝地,能多收100元到200元,這個保證農戶的這個經濟收入效益。”
不僅如此,為了讓有限的土地產出更多優質農作物,各地還積極開展化肥農藥減量增效行動,提升土壤有機質含量。這不,伴隨著秋收的結束,宿豫區不少農戶就將有機肥施撒到田間,然后進行深耕作業。
種植大戶汪德生說:“我們這邊共計有150多畝地,給我們深耕改良我們土壤,還有(防治)病蟲害,他耕過還給我們刨,后面種小麥只需要出點種子錢就行了,以后如果這種種糧產量高的話,我們可以按照他的模式去操作。”
與傳統化肥相比,有機肥在改良土壤、提供全面養分、減少環境污染和改善農產品質量等方面具有顯著優勢。將有機肥作為基肥深翻到土壤里面,可以提高土壤的耕地質量,實現培肥沃土的效果。
宿豫區農業技術綜合服務中心副主任李躍飛說:“我們通過三年項目實施預計可以達到三個10%,第一個是我們實現有機肥替代化肥的10%,實現減量的10%,第二個,通過我們增施有機肥實現有機質含量提升10%,第三個是實現我們糧食產能較項目實施前提高10%。”
從賣“農字號”“原字號”產品,到做細做實“土特產”文章,宿遷不斷在土地上做文章,以土地減肥增效為基礎,切實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不斷提高現代農業的生產力競爭力,截至目前,培育農業龍頭企業牽頭、農民合作社和家庭農場跟進、廣大農戶參與的農業產業化聯合體39家,發展訂單農業104萬畝,輻射帶動農戶13.1萬戶。去年,全市1245個涉農村居實現村集體經營性收入8.75億元、同比增長15%,村均70.27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