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迎新 以新謀欣 滬上菁英江蘇行走進宿遷共謀合作發展
2024年10月20日06:35 來源:宿遷市廣播電視總臺
10月17日至18日,由省駐滬辦主辦的“滬上菁英江蘇行”走進宿遷。50多名新材料、先進制造業、金融資本等領域的專家學者、企業家代表和上海優秀青年人才齊聚宿遷,共促交流合作、共謀融合發展。
在宿遷電商產業園,與會人員現場感受了宿遷蓬勃發展的電商產業,在洋河酒廠、雙星新材等地,傳統產業的現代化蝶變,讓大家耳目一新,一路走、一路看,宿遷日新月異的產業發展、良好的城市形象,讓與會人員感受到了宿遷的用心和創新。
易臻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長陶然說:“引用一個成語叫刮目相看,對于我自己內心來講,我覺得是震撼,幾大支柱產業,我覺得做得非常扎實,包括我們的白酒企業,新材料,電商,還有紡織,通過這些企業的交流走訪,我感覺我們宿遷的營商環境非常不錯。”
近年來,宿遷市緊扣建設長三角先進制造業基地目標,構建了以新能源、高端紡織、綠色食品、機電裝備、綠色家居、新材料等產業為主導,15條產業鏈為支撐的“615”現代化產業體系,2023年6個產業集群實現產值近5000億元。“中國酒都”“中國膜城”“華東光谷”等特色產業品牌持續打響。活動現場,專家學者和企業家們,就滬宿科創資源有效對接、做強產業鏈條和擴大人才交流等方面進行了探討交流,以實際行動獻智宿遷高質量發展。
東華大學材料學院常務副院長纖維材料改性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王華平說:“往高端化的方向發展,也就是說,跟世界上一流的品牌去對接,這樣整體上拉動整個行業的發展。我們還要堅持綠色發展,要做零碳工廠、低碳工廠。”
上海港灣集團董事長徐士龍說:“建議我們宿遷能夠結合長江經濟帶,因為長江內河在上海出口聯運方面,這是宿遷最大的自然優勢,也是不可取代的優勢,另外一個也希望向海外一帶一路出口方面,海外需求的產業培育。”
活動現場,上海光明集團、復星集團、招商證券等現代農業、先進制造業、金融資本方面的企業家代表,圍繞宿遷15條產業鏈開展考察對接,洽談投資布局、共謀發展。
上海延中水凈化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上海市宿遷商會會長李喆:“動員我們有能力的會員反哺家鄉,回報桑梓,每年我們都會組織上海高質量的企業家代表團到宿遷來,進行招商投資環境考察。”
東華大學材料學院常務副院長纖維材料改性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王華平說:“我們也希望在宿遷這個地方把我們學校的科技成果作為轉化,包括我們這次活動過來,不光是我們轉化的過程,不光有技術,還要有產業承接和資本的助力,現在我們希望,智能纖維、生物醫用纖維為什么不在中國發起,我們希望做一個嘗試,把資本產業產學研科技成果的轉化把它融合在一起,也希望在宿遷生根落地,開花結果。”
近年來,省駐滬辦依托上海高水平人才高地優勢,結合各地產業發展需求,打造滬上人才“江蘇行”特色品牌,先后走進鹽城、南通、揚州、泰州、宿遷等地,把人才匯聚之“勢”轉化為創新發展之“能”,為譜寫“強富美高”新江蘇現代化建設新篇章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