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城王官集:生態修復 “亂魚塘”變“漁樂田園”
2024年08月23日08:26 來源:宿遷市廣播電視總臺
綠色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近年來,宿城區王官集鎮通過實施退漁還湖還濕、水系連通、生態修復等工程,將朱海水庫從原本的亂魚塘,變成了生態涵養型生態安全緩沖區,水清、岸綠、景美的水美朱海初步形成。
初秋時節,走進朱海水庫,只見河水清澈、綠草如茵,到處都是生機勃勃、自然和諧的美麗景象。不少市民攜家帶口,到這里坐游船、住民宿,享受不一樣的田園生活。
游客馮晨曦說:“因為生態環境得到了改善,很多白鷺也飛了過來,時不時還可以看見白鷺在水面上飛翔的那種,很優美。這邊的游玩項目也是蠻多的,很適合跟朋友來騎著單車,在這住。”
朱海水庫是黃河廊道的源頭,由于以前這里有200余處大小不等的魚塘,長期分割養殖阻斷水源,防洪蓄洪能力缺失、水體污染嚴重。為保障城市用水安全,優化用水環境,2019年底,宿遷市正式啟動朱海·牛角淹生態旅游及水環境修復工程。
宿城區朱海休閑運動小鎮副總經理 湯侃說:“我們清除了200余處魚塘,形成了連片水域,并加固了原有6.5千米的圍堤,同時新建了2.1千米的圍堤。還建設了約150畝的景觀生態濕地,并打通了朱海與周邊河流的換水、補水通道,使得片區水系、水質得到了巨大的提升和改善。”
從亂魚塘到漁樂田園,朱海水庫立足現代農業,以資源稟賦為支點,以生態修復為載體,激活傳統文化基因,盤活資源,打造一連串鄉村旅游景點,帶動鄉村生態游同步發展,著力走好“農文旅”等鄉村產業深度融合發展之路。
宿城區王官集鎮朱海片區聯合黨委副書記 陳勇說:“良好的水質水面為各類賽事活動的舉辦提供了便利,我們通過成立勞務公司,引導村民從事裁判、保潔、安保等工作,帶動群眾就業200余人,人均增收3萬元以上,預計帶動村集體年增收100余萬元,為村集體經濟注入了強勁的動力。”
近年來,宿遷市將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體理念貫徹到生態保護修復全過程,緊緊圍繞“江蘇生態大公園”發展定位,扎實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系統治理,推動宿豫區新莊鎮、泗陽縣穿城鎮等4個項目成功列入國家級、省級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試點,朱海·牛角淹生態修復及水環境治理、泗陽兩河廊道生態保護與修復等7個項目入選“十四五”期間第二批國家山水工程,計劃投入資金37.1億元,整治面積39.82萬畝。全力打造統籌“鄉村振興和生態建設”的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宿遷模式”,全面打響“江蘇綠心”“華東綠肺”生態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