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遷夏日好“豐”景
2024年07月29日06:46 來源:宿遷市廣播電視總臺
盛夏時節,蔬果飄香。在宿遷各地的田間地頭、菜園果園,“成熟”的味道彌漫在空氣中,農戶們忙著采收,勾勒出最美的夏日好“豐景”。
泗陽:套袋種草 生態桃品質高
七月的風,都帶著果實的香氣。走進泗陽的百畝蟠桃園,清甜的桃香撲面而來,個大飽滿的蟠桃綴滿枝頭,迎來盛果期。與其他桃園不同,這片桃園地種滿了一種特殊的有機草。
合作社負責人章健說:“你看下面,都是厚厚的一層草,再過一段時間,這些草都變成有機質,就是減少我們化肥使用量,增加土壤有機質成分,讓我們果園種植更加綠色生態。”
為提高果實的品質和口感,種植合作社負責人章健積極和省農科院對接,學會了套袋技術、果園生草技術等,實現了150畝桃園的生態有機種植。如今,合作社采用“線上+線下”銷售模式,每天能賣出100到200箱蟠桃,單個重量都在半斤左右。
合作社負責人章健說:“通過有機種植,桃園所產的桃子,確保糖度要達到12度以上,最高的現在蟠桃達到18度,甜度口感非常好,顧客對我的桃子評價非常高,而且回購量也非常大。”
宿豫:小小黃花菜 開出“致富花”
盛夏七月,也到了金針菜成熟的季節。在宿豫區大興鎮六里村,工人們在黃綠相間的田地中穿梭,一掐一折,手指翻飛間,一根根未開的黃花便“飛”入腰間的編織袋。金針菜采摘完,一刻也不能耽誤,便進入下一道工序高溫“殺青”。
宿豫區大烏嘴金菜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生產負責人馬鳳英說:“20分鐘左右就能出鍋了,出鍋了我們要到廣場去晾曬,曬2至3天可以收菜了,收了以后我們要經過人工整理,再加上包裝、抽空,可以儲存,通過多道工序,我們金菜就能賣到80至100元每斤。”
宿豫區大興鎮六里村黨委書記張明說:“目前,我們每畝產鮮金針菜在2400至2500斤左右,帶動地方老百姓就業大概人數在40至50人,每年能給他們增加收入在4至5千元左右。”
傳統技藝、優質品種讓當地金針菜享譽全國。2015年,丁嘴金針菜入選國家地理標志農產品。目前,宿豫區金針菜種植核心區的面積已達2000畝,每年可產鮮菜500萬斤,晾曬成干菜約85萬斤,年產值3500萬元,帶動全鎮6000多人參與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