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遷:巧引“金融活水” “貸”動鄉村振興
2024年07月17日06:42 來源:宿遷廣播電視總臺
金融支持是鄉村產業興旺和推進鄉村振興的支撐點、強農富農的增長點。針對農業經營主體資金短缺、貸款難等問題,宿遷市從資金需求這一“小切口”入手,因地制宜推出一大批金融創新產品,有力有效促進鄉村振興戰略全面落地。
記者徐涵:“我現在是在泗洪城東糧食儲備庫,滿載小麥的卡車,正在有序卸糧,這些糧食,是衡遠生態農業今年剛從農戶那里收購來的新糧。”
王宏軍是泗洪衡遠生態農業有限公司負責人,作為一名糧食經紀人,手中有多少錢決定了他能收多少糧,因為按照慣例,他手里收購來的小麥是不能作為抵押物去銀行貸款的。
泗洪衡遠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宏軍說:“我們以前企業自有資金也就只能收3000多噸貨,五百萬左右的貨款,自從用了滿倉貸以后,我們可以擴大到1400萬元的存糧。”
王宏軍所說的“滿倉貸”,就是泗洪縣創新金融服務農業經營主體的一個有利舉措。去年,泗洪創新生態“農融倉”賦能機制,由縣財政切塊農業獎補資金 1000 萬元,縣國有農業龍頭企業自籌資金1000萬元,共同設立2000萬元的“農融倉”風險分擔基金,“財政直接獎補資金”變成了“產業信貸引導基金”,并按照基金規模的15倍放大提供金融擔保,讓原本的米、蟹、蝦、果、菜等農業主體都可以變作抵押主體。
泗洪縣兩山生態集團董事長曹闖說:“做成了我們泗洪特有的農業鄉村振興板塊的大的金融底座,而且它的產品可以不斷豐富,比如我們需要把倉裝滿就上滿倉貸,需要推廣漁業,就上個興漁貸,需要推廣某個良種就上個良種貸,一年多的時間,我們投放了3.27億的規模,不良率是零,沒有。”
泗洪農村商業銀行黨委委員、副行長謝輝說:“糧食大戶或者是糧食經紀人,只要憑糧食入庫憑證和擔保函到我們銀行就可以放款,我們最快一天就可以放款。我們現在投放滿倉貸累放48戶近三個億。”
創新金融服務模式,服務綠色產業經營主體。近年來,宿遷市緊緊抓住政策機遇,創新推廣蘇農貸、蘇農擔等產品,圍繞六大百億級主導產業建設,聯合創新推出農園貸、霸王蟹養殖和訂單收購等信貸產品,農園貸累計投放17個涉農園區29.91億元;截至2023年3月末,共為群鏈上5.68萬戶農業主體提供211.99億元信貸支持。
楠景水產副總經理袁峰說:“一天飼料在一萬多塊錢,我們光人員工資一天大概在6000塊錢左右,在資金的需求上還是比較大的。通過政策,我們在資金壓力上,給我們解決起到了很大的幫助。”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黨的十八大以來,宿遷牢記囑托,深入貫徹落實國家和省、市關于全面推進農村金融發展的意見,持續深化農業農村領域金融改革。
積極落實“蘇政40條”“蘇政辦22條”“財政金融支農16條”等政策措施,出臺具體政策,匯聚金融支農整體合力。
建立政銀擔高效對接機制,推動金融機構不斷優化服務、創新產品、降低成本。共同創新推廣蘇農貸、蘇農擔產品,其中蘇農貸累計支持主體153個貸款2.01億元。
推進農業設施、承包土地、大中型農機具、農民住宅等各類資源資產要素確權賦能,完善農村產權交易平臺金融服務功能。在全省率先實施農業設施確權登記和抵押貸款,推動“資產”變“資金”,全市已辦理農業設施所有權證書58本,累計發放貸款1.2億元。
在改革助力下,三縣兩區均創建成為省級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示范區,截至今年5月末,全市涉農貸款余額2922.1億元,高質量金融服務成了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源頭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