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社會治理“宿遷樣板” 解鎖群眾“幸福密碼”
2024年07月13日08:27 來源:宿遷市廣播電視總臺
基層強則國家強,基層安則天下安。宿遷牢固樹立“大抓基層、抓實基層”的鮮明導向,以高效能打造市域社會治理“宿遷樣板”為目標,深入打造平安穩定、法治昌明、保障有力、和諧善治的發展環境,為中國式現代化宿遷新實踐提供基層治理保障。
在泗洪縣青陽街道阮莊社區的一個小區外,社區工作人員帶領居民代表再次來到小區外側的燒烤店。前期因燒烤店油煙排進小區,嚴重影響樓上住戶正常生活,接到居民反映后,調解員迅速進行走訪。
泗洪縣青陽街道阮莊社區調解員周道甜說:“一方面安撫業主的情緒,一方面找商家溝通協調。最終商家將管道重新整改,并加裝了凈化設施,我們在情理和法理之間找平衡,確保各方利益都能夠得到保障。”
社區雖小,卻聯系著千萬家,泗洪推出的社區“調解員+樓棟長”模式,讓廣大居民在同商共議、統籌協調、聯動共治上達成了默契。
泗洪縣青陽街道阮莊社區黨委書記李星玫說:“社區自‘樓棟長+調解員’機制開展以來,(今年)共協調處理了各類糾紛案件20多起,有效地解決了群眾反映的急難愁盼問題,真正做到了小事不出小區,大事不出社區。”
在此基礎上,宿遷市還不斷強化市級社會治理服務中心建設,吸納各行各業退休干部擔任專、兼職調解員。同時,有效統籌市人民來訪接待中心、市涉法涉訴聯合接訪中心、市非訴訟服務中心三大中心和住建、人社、衛健等重點部門力量,推動訪調訴無縫銜接,有效推動矛盾糾紛有序流轉、高效化解。
宿遷市社會治理服務中心調解委員會調解員劉明雪說:“我們堅持把非訴訟解決機制挺在前面,堅持和發揚新時代楓橋經驗,用心用情做好每一件案件調解,使糾紛當事人,滿意而歸。”
在全省率先啟動“四級聯動”社會治理服務中心建設,宿遷創新推動“資源整合、功能融合、力量協同”,打造信訪矛盾糾紛調處市級“指揮調度中心”、縣級“終點站”、鄉級“主陣地”、村級“前沿哨所”。【市級“指揮調度中心”,對重大疑難復雜、群體性糾紛,實行聯合接訪、調處、督辦。縣級“終點站”,針對矛盾多發領域和糾紛特點,采取多部門常駐、輪駐等方式,一站式服務。鄉級“主陣地”,整合綜治、司法等資源,聯動化解專業事件。村級“前沿哨所”,村(社區)基層人民調解員、黨員樓棟長等力量,就地將矛盾化解、化小。】探索形成“群眾只跑一地、逐級聯動響應、訴求數智管理、多元實質解紛”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新機制,努力推動“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難事不出縣、矛盾不上行”。
宿遷市社會治理服務中心工作人員王丁權說:“根據2023年全省群眾安全感調查結果,宿遷市矛盾糾紛調解率65.56%、解決率91.61%,分別位居全省第2位、第1位。”
治國安邦,重在基層。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就基層治理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2023年更是先后提出江蘇要"在強化基層治理和民生保障上走在前""江蘇必須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上走在前列"。牢記總書記殷殷期望和諄諄囑托,宿遷通過深化關鍵環節改革,以數字化、智能化、精準化的治理方式為支撐,推動各地基層治理方式從單一化管理向多元共治轉變。
開展網格治理“1+3”專項行動,全市網格員集中開展大走訪、大服務。實施網格調解“百千萬”工程,在網格員中培育了100名調解員、1447名“法律明白人”,調解近萬件矛盾糾紛。
建立“市縣鄉村四級網格+單位企業專屬網格”治理體系,依托企業微信大力探索“云網格”建設。截至目前,全市劃分為5017個網格,18099個微網格,配備專兼職網格員5771名、微網格聯絡員18186名,小事不出網格,大事不出村居,難事不出區縣已成為新常態。
創新建立6萬人以上“保安員”“信息員”平安志愿者隊伍,讓社會各方力量都參與到社會治理現代化建設之中,不斷擦亮共建共享共治的“宿治遷安”品牌。
市委政法委副書記李鴻權說:“通過機制創新,我們對各類矛盾糾紛進行層層分流、逐級過濾化解,做到群眾訴求一站式接收、一攬子調處、全鏈條解決,也能做到一網管全程,確保能及時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截至目前,全市四級中心建成率100%,矛盾糾紛解決率超過90%,有效化解了社會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