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遷:優質資源“沉”下去 健康服務“提”上來
2024年04月17日08:24 來源:宿遷市廣播電視總臺
推動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和區域均衡布局,是構建優質高效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重要內容。去年7月,江蘇省人民醫院宿遷醫院正式獲批第五批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項目,通過加快省人醫優質資源下沉,宿遷患者在“家門口”就能“看大病、看重病”。
4月12日下午,在宿遷市第一人民醫院,一名年僅三歲的泗陽小朋友正在進行心臟修復手術。孩子出生時被查出先天性心臟病室間隔缺損(約4毫米)。依托國家區域醫療中心項目,省人民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專家來到宿遷開展缺損封堵,歷經一個多小時,成功修復了心臟缺損,讓孩子在“家門口”重獲“心”生。
患兒家屬劉先生說:“當時在醫院篩查出有先天性心臟缺失,現在時機成熟了,然后就做這個手術,做得蠻成功的、蠻好的。現在也不需要我們到南京去看,就是省專家到我們宿遷第一人民醫院也方便。”
江蘇省人民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副主任醫師顧群說:“(這個手術)完全可以在這邊進行開展,所以后來我就把他安排在這邊住院,然后給他做了一個封堵治療。”
宿遷市每年有近500例需手術的小兒先心病患者,以往此類患兒及其家屬需要趕往外地治療,就診過程費時費力。2023年8月,作為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的江蘇省人民醫院宿遷醫院正式啟動,按照“一院兩區、整體托管”的模式,由省人醫按照同質化管理要求,輸出人才、技術、品牌等。目前,江蘇省人民醫院宿遷醫院(宿遷市第一人民醫院)重點發展科室均有本部派駐的學術主任,并在臨床、教學等方面全盤對接。同時,通過專家指導、遠程醫療等多種途徑,讓優質醫療資源下沉一線,由“病有所醫”向“病有良醫”轉變。
江蘇省人民醫院宿遷醫院(宿遷市第一人民醫院)胸心外科副主任醫師王永亮說:“我們宿遷當地的老百姓就可以在當地接受省級專家的一些治療。從我們醫生的角度來講,我們也直接、間接地接受到了這個省級專家的一些幫助,也對我們個人的一些能力提升也有很大的幫助。”
當前,江蘇省人民醫院宿遷醫院(宿遷市第一人民醫院)南院區正在建設中,預計2026年上半年建成投入使用。北院區整體交由省人醫運行管理。截至目前,已派駐專家開展診療人次2020例,高難度手術136臺,組織遠程會診19次,引進了“5G超遠機器人超聲引導下經皮腎穿刺碎石取石術”“經頸靜脈肝內門腔靜脈分流術(TIPS)”“自體造血干細胞移植”等技術,填補了宿遷市多項醫療技術空白。
江蘇省人民醫院宿遷醫院(宿遷市第一人民醫院)副院長劉翔說:“一是醫療技術合作不斷強化,二是短板弱項問題逐步填補,三是醫療服務模式不斷創新。下一步,我們將立足宿遷、輻射蘇北、服務全域,以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為契機,針對發病率高、轉外就醫集中的病種,充分發揮江蘇省人民醫院在品牌、技術、管理等方面優勢,通過5-10年的努力,將江蘇省人民醫院宿遷醫院建成集臨床疑難重癥診療、教學培訓、科技研發、成果轉化、疾病預防、健康管理為一體的國家區域醫療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