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好時光 宿遷各地田間水上耕耘忙
2024年04月12日07:29 來源:宿遷市廣播電視總臺
農時不等人,春日勝黃金。連日來,在宿遷各地的大棚內、水面上,種養殖戶搶抓農時,忙著管護果樹、投放魚苗,為農業豐產豐收打好基礎。
走進泗洪縣青陽街道秦溝社區的一處300畝葡萄大棚,只見一行行葡萄藤架整齊排開,翠綠的葡萄藤長出新芽,果農們三三兩兩為葡萄修剪枝條、抹芽。
泗洪縣青陽街道秦溝社區溪蔓果園朱學敏說:“主要是有兩個品種,一個是夏黑,一個是陽光玫瑰。目前工人是在干這個綁枝、打頭、磨杈還有修花穗。五月底的時候夏黑能上市,促早的陽光玫瑰大約在七月中旬上市。”
今年,青陽街道1000余畝葡萄全部采用大棚種植,并采取遮雨、套袋,防曬、防蟲、防鳥等科學有機種植模式,達到果品優、口感好、效益高。
泗洪縣青陽街道農村工作局副局長江海洋說:“葡萄目前已開花坐果,種植戶要加強管理,及時摘心控梢、合理疏花疏果;注意加強肥水管理、預防病蟲害為收獲高品質葡萄打下基礎。”
氣溫上升,水產養殖生產也迎來關鍵時期。在駱馬湖洋河灘避風港,養殖戶李春康和妻子開始投放鳙魚苗。他們早早抵達湖中的網箱水域,夫妻二人相互配合,很快將一尾尾魚苗投入碧綠的湖水中。因為魚苗的重量不一,所以在投放前都進行了分類。
養殖戶李春康說:“五點來放魚的,今天準備放7000斤,按魚規格放的,像大的二斤多以上的魚苗放了五六百斤,像幾兩的魚苗放個三百斤左右,最多一個星期就放齊了。”
在凈水網箱養殖的生產過程中,養殖戶們堅持“人放水養”的方式,全程不投餌、不用藥。同時,利用鳙魚濾食水中浮游生物的自然習性,凈化水質,既提高了魚的品質,又保護了生態環境。成魚將在每年的十月份大量上市。
水產經紀人李宜春說:“我們駱馬湖的水質好,養起來的魚品質也非常高,魚吃起來沒有土腥味,肉質比較緊實,特別燉出來的魚頭湯非常鮮美。”
目前,駱馬湖擁有生態網圍1萬多畝,凈水網箱800畝左右,涉及的養殖戶有600多戶,投放魚苗后,今年預計可帶動每戶漁民增收超過5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