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經濟回眸 筑牢土地“耕”基 夯實糧食安全“壓艙石”
2024年02月14日08:27 來源:宿遷廣播電視總臺
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始終是建設農業強國的頭等大事。過去一年,宿遷嚴格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通過“產、購、儲、加、銷”全鏈條發力,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和供給水平不斷提升。
在泗洪縣上塘鎮墊湖片高標準農田建設改造提升項目現場,施工人員正在進行混凝土澆筑作業,一片繁忙的景象。
泗洪縣上塘鎮墊湖片高標準農田建設改造提升項目負責人于威威說:“目前現場在建設的是700米U型渠,每天投入大概30到40口人這樣。接下來我們把人力和物力投入到4000米的斗渠建設當中,預計在2024年4月初,斗渠建設完畢。”
該項目建成后,將形成規模為1萬畝的高標準高產穩產農田,實現項目區田地平整肥沃、水利設施配套、電力設施齊全、田間道路暢通,提高農田防護能力,充分滿足項目區范圍內農田的正常灌溉需要,每畝節水、節肥、節藥150元,增效約300元以上。據統計,去年,全市新建改造高標準農田20萬畝,為糧食豐產豐收奠定了堅實基礎。藏糧于地,更要藏糧于技。去年,我市緊扣“江蘇大糧倉”定位,抓緊抓實農業生產工作,在加快提升科技興農水平方面,通過出臺種業創新發展實施意見,有力促使重要農產品品種基本實現自給。在持續強化農業設施支撐方面,以抓實農機“兩項行動”為契機,大力推進農業生產數字化建設,全面提升農業機械化水平。目前,全市特色農業機械化率達65%,全市數字農業農村發展水平達68%,已建成數字農業農村基地30個。
高標準農田夯實了穩產基礎,種子品種、裝備提檔升級,統一病蟲害防治也為我市糧食豐收提供了扎實支撐。
宿城區蔡集鎮農村工作局技術員孫莉說:“我們育秧以前,要求他們統一品種預防病害,還有一個就是管理這一塊,我們基本上是有技術人員指導,就是管理比較到位,估計要1400到1500斤這樣,比去年增產兩百斤左右吧。”
種植戶彭德軍說:“在各級農技部門的科學指導下,水稻長勢明顯比往年要好,水稻畝產能達到1600斤,是一個豐收年。”
良種良法夯實豐產增收基礎,產銷銜接暢通穩產保供渠道。近年來,宿遷市聚焦糧食生產、收購、儲備、加工、銷售全鏈條持續發力,去年全市糧食面積907.4萬畝、單產455.1公斤、總產413萬噸,同比分別增長1.8萬畝、1.7公斤、2.4萬噸,實現面積、單產、總產“三增”,全市糧食總產量再創歷史新高。與此同時,我市還先后投入2100余萬元提升糧食安全檢測能力,推動建成市、縣糧食檢測中心和基層糧食庫點三級監測體系,確保糧食質量可追溯、問題可倒查、責任可追究,糧食安全根基得到進一步加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