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遷高品質打造農村生態河道 寫好鄉村振興“水文章”
2024年01月10日08:23 來源:宿遷市廣播電視總臺
農村河道是河網水系的基本組成和毛細血管,是農村水生態環境的主要載體,近年來,宿遷市不斷推進源頭治水、系統治水、全員治水,厚植了生態底色,讓更多河湖向美而行。
仲冬時節,走近位于泗洪縣青陽街道老汴河,清澈的水面倒映著碧藍的天空,“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美好畫卷,吸引了不少市民在河邊休閑散步。
原本,老汴河是一條無人管理的荒廢河道,雜草叢生,近年來,泗洪縣青陽街道積極做好河道生態環境整治提升、兩岸河道景觀優化,提升城區水體沿岸人居水環境,讓河流沿岸煥發出勃勃生機。
不僅限于生態治理,近年來,各地統籌推進防洪保安全、優質水資源、健康水生態、宜居水環境、先進水文化,全域打造幸福河湖。一條條流淌在家門口的河流在不斷的嬗變中,成為沿岸居民的幸福加油站。在宿城區龍河鎮橋莊社區,一條全長1.63公里、寬25米的河流穿流而過,河道寬敞平整。附近百姓告訴記者,這里曾是一條"黑臭河",近年來,當地累計投資800余萬元,實施河道清淤疏浚、岸坡生態護砌、水土保持等工程建設,河流面貌發生很大變化。
宿城區龍河鎮人大主席李金鳳說:“對河道兩岸的景觀環境進行了一個大的提升,同時聘用專門河道管護人員實施長效管護,將河道打造成一條水清、岸綠、環境優美的農村生態河道,為社區居民提供更加舒適的生活環境。”
良好的河湖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2023年,宿遷市以幸福河湖建設為核心,完成新一輪“一河一策”修編工作,實現對重點河道的全面摸排、系統治理,45條河湖通過市級幸福河湖評定,水清河暢、岸綠景美生態環境不斷顯現,進一步繪就生態水美新畫卷。
總共: 1頁
作者:吳兆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