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遷:打造海綿社區 構建海綿新生態
2023年12月27日08:25 來源:宿遷市廣播電視總臺
宿遷是全國首批系統化全域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示范城市。近年來,宿遷市在海綿城市建設中,將其與城市更新、老舊小區改造等有機融合,全力推進海綿宜居社區建設,不斷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走進宿豫區的學府名都小區,眼前是一片草木茂盛的景象。小區內隨處可見各種雨水花園和下凹式綠地,這些設施不僅美化了環境,還能將雨水導入蓄水池,實現雨水的循環利用,滿足日常綠化澆灌和養護的需求。作為一個新建的住宅小區,該項目在設計階段就融入了海綿城市建設的理念。
華地集團景觀專業總監戚德學說:“通過蓄水池收集回水回用,用于綠化澆灌養護,每年利用雨水資源量達1.0萬立方米,與傳統方式相比節省了約34%的綠化用水量。”
打造會“呼吸”的海綿社區,如今,越來越多的海綿設施成為小區里的“顏值擔當”。在宿遷經開區藍灣雅居社區,共建有1757平方米的海綿設施。在建設過程中,根據實際情況,采取了植被覆蓋、布置山石和花草等措施,不僅讓海綿設施煥發出勃勃生機,也為社區增添了迷人的風景。
宿遷經開區海綿辦工作人員董蘇說:“我區入庫海綿城市建設共36個,目前已完工項目32個。通過雨水花園、下凹式綠地、調蓄池等海綿城市設施的建設可以有效消減污染,同時提升城市景觀效果。”
2021年,宿遷市成功入圍國家系統化全域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示范城市,并制訂《系統化全域推進海綿城市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借此契機,宿遷市全面推動海綿城市建設,從流域、城市、設施、社區四個層面出發,統籌規劃了238個海綿城市示范項目。截至目前,已有182個項目完工,完成投資53億元。在社區建設方面,持續推動百余個老舊小區基礎設施改造工作,已完成了22個新建社區的公共綠地空間提升。所有新建社區均已打造成“開放式”海綿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