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富民 窮腰帶“蝶變”富民廊道
2023年11月20日08:30 來源:宿遷廣播電視總臺
建設黃河故道生態富民廊道是推動城鄉融合發展,促進鄉村振興的戰略舉措。近年來,宿遷緊扣“四化”同步集成改革戰略目標,堅持產業為基,高水平高質量推進黃河故道生態富民廊道建設,昔日故道蝶變幸福河,“窮腰帶”變身“金腰帶”。
“我現在所在的,就是田洼智慧農業園的蔬果大棚,工人們正在采摘“綠寶石”“紅花生”“草莓番茄”“水果黃瓜”等顏值高、口感好、效益高的新品種蔬果,綠色有機成為市場最好的通行證,也成了當地富民果。”記者徐涵介紹道。
作為宿遷黃河故道生態富民廊道建設的重點項目,田洼智慧農業園占地10萬畝,項目通過“村企聯建、企業管理、共同受益”的運作模式,引進了國內最先進的小孢子培養技術和優良品種提取小葉細胞進行培育,年產值可以達到上億,是正常種植的3—5倍。農業園的建成,不僅推動了當地產業發展,也給農戶們帶來了增收的機會。從栽種到采收,每天都有百余人在園區干活。
宿城區蔡集鎮田洼村村民王先勝說:“住在附近有兩里路,閑著沒有事,就在這里干點農活,月收入2000多塊錢,一年也兩萬多塊錢。”
在產業發展的基礎上,園區還在農文旅深度融合、農業知識科普等方面拓展延伸,全力打造現代化農業綜合體。
田洼智慧農業園聯合黨支部書記潘偉說:“做了一些品牌戰略性的工作,強特色樹品牌,創建農產品公共品牌田洼優品這么一個概念,結合定點培育,網點銷售,多點配送的供應布局,實現田洼產品向田洼優品的轉變,拓寬我們銷售的路徑,提升市場的占有率。”
特色產業助力富民增收,依托黃河故道片區農業水土資源豐富的特殊資源優勢,近年來,宿遷還大力布局特色種植業,取得了良好的效益,在洋河新區的斯味特果業,紅通通的蘋果壓彎了枝頭,工人們背著筐子忙著采摘、分揀。
工人陳翠霞說:“一天能收兩三萬斤,我們工資待遇也是蠻好的,70塊錢一天。”
斯味特果業計劃總投資20億元,建設萬畝蘋果基地,得益于當地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和科學有效的技術賦能,蘋果園每天可產出十多萬斤蘋果,持續三個多月。
斯味特果業有限公司生產總監李晏說:“黃河故道產區是中國蘋果五大產區之一,咱們這個地方土地肥沃,水土條件也比較好,生長期比較長,所以說我們這個地方的蘋果風味比較濃郁,糖度比較高。今年我們的蘋果預計產量大約在一萬噸左右,大約在一個億的銷售額。”
因地制宜布局農業特色產業,現在,黃河故道沿線初步形成了生態河蟹、工廠化食用菌兩大產業集群和優質稻米、綠色蔬菜、精品林果“兩群三帶”農業產業結構。自2020年啟動黃河故道生態富民廊道建設以來,我市相繼建成國家級農業產業園1家、省級示范園5個、市級園4個,初步形成了“一廊兩城九鎮十園”的產業格局,成功培育市級以上龍頭企業43家、產業化聯合體11家,沿線涉農村居年均集體經營性收入超60萬元、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8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