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遷:農戶喜豐收 繪就美麗鄉村新畫卷
2023年11月08日08:26 來源:宿遷市廣播電視總臺
眼下,在全市的田野上,各種農作物喜獲豐收,農戶們利用晴好天氣抓緊采收,共同繪就一幅美麗的豐收畫卷。
泗陽:青椒喜豐收 菜農樂開顏
眼下,泗陽縣盧集鎮南大灘村的青椒迎來了豐收。大棚里,郁郁蔥蔥的青椒掛滿枝頭,長勢喜人,工人們忙著采收、搬運、裝車。
青椒種植基地負責人李春蘭說:“現在四五毛錢一斤,一畝能采五六千斤,一直可以采到12月份。”
今年,李春蘭家種了60畝青椒,品種為蘇椒。由于她家的青椒口感好,深受淮安以及蘇錫常等地市場歡迎。青椒種植基地負責人李春蘭說:“基本上都是往南京上海這些大城市去的,都是回頭客多,一天最多能銷售1000多斤。”
小小青椒賣得好了,不僅增加了經濟收入,還為當地村民創造了不少就業機會。他們通過從事采摘、打包、裝車等工作,實現了持家增收兩不誤。
工人說:“我經常在這里干活,除草,現在摘大椒,一天八個小時,八十元一天,工作挺好,離家近。”
泗洪:林下赤松茸 撐開“致富傘”
深秋時節,走進泗洪縣臨淮鎮陳圩林場的水杉林地,茂密的松林下,一朵朵赤松茸“嶄露頭角”,白色菌桿撐起圓潤飽滿的酒紅色菌蓋,像一把把圓鼓鼓的小傘。當地村民穿梭于松林間,小心翼翼地進行采摘。
江蘇省良人圈生態有限公司技術員陸成連說:“這種蘑菇產量非常高,在大棚里它的畝產能達到10000斤到13000斤,在林地里邊,它的產量能達到5000斤到8000斤之間,效益也是相當好。”
依托豐富的林地資源,臨淮鎮深挖“林下經濟”潛力,不僅提高了林下閑置土地利用率,還壯大了集體經濟,秸稈、玉米芯等“沒人稀罕”的農林廢棄物成了培育赤松茸的養料,會被赤松茸逐漸分解成有機質,提高林地土壤的肥力,促進樹木生長,實現以林養菌、以菌促林的良性循環。
泗洪縣臨淮鎮陳圩林場副場長 副書記 王應軍說:“我們這里林業資源非常豐富,有6700畝林地,其中杉林800畝,今年試種了300余畝杉林地赤松茸,收益在2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