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第二!前三季度,宿遷地區生產總值增長7.7%
2023年10月27日08:27 來源:宿遷市廣播電視總臺
今年以來,面對錯綜復雜的經濟形勢,全市上下齊心協力、銳意進取,共同推進國家、省、市各項穩經濟政策落細落實,前三季度,宿遷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980.80億元,按不變價計算,同比增長7.7%,增速居全省第二位。
從宿遷前三季度經濟指標看,主要指標平穩增長,經濟回升向好的態勢明顯。前三季度全市GDP同比增長7.7%,增速居全省第二位。
市統計局國民經濟綜合統計處處長 蔡穎說:“經濟運行呈現‘穩定恢復、持續向好’的發展態勢,主要得益于三個方面:一是農業經濟穩步增長。二是工業經濟支撐有力。三是服務業活力恢復良好。”
工業是經濟增長的主體,提升工業經濟是穩住經濟大盤的堅實支撐。今年以來,全省《關于促進經濟持續回升向好的若干政策措施》28條、《宿遷市促進經濟持續回升向好若干政策措施》25條等一批穩經濟政策效果持續顯現,在政策助推和產業各界的努力下,前三季度,宿遷工業經濟恢復發展的勢頭不斷鞏固,形勢向好。
市統計局國民經濟綜合統計處處長 蔡穎說:“前三季度,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排全省第2位。全市工業用電量、工業開票銷售收入增速均居全省前列。工業增加值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44.7%,充分發揮了‘穩定器’作用。”
經濟總量持續提升的背后,是宿遷產業結構不斷改善,多維度多層面指標不斷優化。其中,六大主導產業實現產值3150 億元、增長12.7%,拉動工業經濟增長10.1個百分點;列統的32個行業大類中,24個行業實現正增長,增長面達75%、較上半年提升3.2個百分點,12個行業增速較上半年加快,化學纖維、電氣制造等5個行業增速超 20%。
與此同時,無論是供給側優化,還是需求側擴大,都離不開重大項目的投資貢獻。今年以來,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分別帶隊赴長三角、京津冀、珠三角、西南地區開展“點對點”拜訪活動,在深圳、杭州、青島、北京等地舉行市級集中推介活動,為全市項目發展贏得主動。前三季度,全市新開工項目282個,新竣工項目239個;354個市級重大產業項目前三季度完成投資1584.6億元。
宿遷學院經濟管理學院經濟學博士后 副教授 嵇正龍說:“從‘十四五’規劃的6+3+X 產業體系和20 條產業鏈,到三大千億級產業專項行動計劃等一系列相關政策,保障了工業經濟的平穩發展。宿遷扎實推進科技創新, 鼓勵企業推進智改數轉, 為宿遷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關鍵動力。宿遷的主導產業的新引進項目和續建項目數量和投資額都在持續提升, 從產業鏈發力的招商引資政策措施發揮了重要作用,形成了產業集聚驅動的良性循環機制。”
消費和投資構成的內需,則是經濟增長“主引擎”。從宿遷前三季度相關數據可以看到,經濟復蘇步伐加快,人們的信心在修復回暖。信心強,體現在投資總體穩中有進,體現在進出口總額增速回升,也體現在消費活力有效激發。前三季度,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增長8.4%,較上半年提升2.3個百分點。全市實現進出口總額59.73億美元,同比增長1.7%,較上半年提升5.2個百分點。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1179.94億元,同比增長8.2%,增速排全省第4位......在消費場景恢復拓展、各項促消費政策不斷顯效、節假日和暑期因素帶動下,消費品市場的活力不斷釋放。
市商務局局長 杜陸軍說:“我們采取了很多的舉措和辦法,在培育新的增長點,我們四個限上都實現了兩位數的正增長,排名也從全省的末尾來到了全省的第五位,應該說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績。在三外經濟方面,我們的外資外貿應該說繼續地承壓前行,外貿始終穩居全省排名的前三位,外資現在也擺脫了落后的局面。”
市統計局國民經濟綜合統計處處長 蔡穎說:“隨著中央、省市一系列穩經濟、促發展政策效應持續顯現,積極因素不斷累積,四季度預測全市經濟仍將保持‘穩中向好’的發展勢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