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遷市促進經濟持續回升向好的若干政策措施》解讀(六)優化政務服務環境 讓群眾辦事更順心
2023年09月22日08:23 來源:宿遷市廣播電視總臺
為了更好穩定市場預期,提振發展信心,宿遷市在近期出臺的《宿遷市促進經濟持續回升向好的若干政策措施》中,圍繞優化營商環境出臺了一系列舉措,全力提升服務企業和群眾的水平。
為推動經濟持續向好發展,今年上半年,宿遷市認真貫徹落實蘇42條收費減免政策,建立執行情況季報制度,全市上半年為企業、個體工商戶減負3584萬元。聚焦交通物流、水電氣暖、地方財經、金融、行業協會商會及中介機構6大領域,會同市場監管等8部門開展涉企收費專項整治,推動各項降費減負政策落到實處。繼續保持全省“收費項目最少、收費標準總體最低”營商環境。為鞏固擴大效果,新出臺的《若干政策措施》明確,繼續按照“能免則免、應免盡免、部門付費、財政兜底”原則,最大限度減輕企業負擔。
全面清理規范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政府定價管理經營服務性收費。
對地方權限內的有關稅費政策,在國家規定的幅度內降到法定最低水平。
行政事業性收費一律按低限執行,確保收費總體標準全省最低。
推行水、氣、熱大用戶合同交易制度。
市發改委收費管理和價格調控處處長袁影華說:“根據國家、省有關收費政策變動情況,動態清理調整宿遷市涉金收費,進一步降低工程交易服務費,評估收費減免政策執行效應,督查涉企收費專項整治情況,確保收費全省總體最低。”
《若干政策措施》還就積極推行柔性執法、提升政務服務效能等進行明確,對首次發生、違法行為輕微及無主觀故意、發現后及時整改等情況的市場主體不予行政處罰;積極推進“辦事窗口下沉”,打造基層“一站式”綜合服務平臺和“15分鐘政務服務圈”,為經營主體營造相對寬松、健康的發展環境。
實施包容審慎監管和柔性執法,制定涉企輕罰免罰清單,對市場主體開展特色經營活動輕微違法行為,及時整改到位的,不實施處罰。
對首次發生、違法行為輕微及無主觀故意、發現后及時整改、沒有造成危害后果的輕微違法行為不予行政處罰。
融合線上線下手段,推進“辦事窗口下沉”,打造基層“一站式”綜合服務平臺和“15分鐘政務服務圈”,實現政務服務事項“就近可辦”“最多跑一次”。
與此同時,《若干政策措施》要求,進一步推進信用服務優化提升。創新信用監管“賦能”服務,加強納稅、不動產、水電氣、科研、知識產權等信息歸集共享,為有需求的經營主體提供融資信用服務。今年1-6月,全市發放信用貸款163.85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0.9%,信用貸款增速全省領先。全市歸集各類信用承諾和履約踐諾信息85.3萬條,綜合壓縮審批材料47%,縮短審批時限82%,減少群眾跑腿次數93%。累計為679家企業提供信用修復服務。
市發改委信用建設處處長劉筱青說:“推動各部門根據本行業領域市場主體的信用評價情況,開展分級分類監管和包容審慎監管。實現涉企檢查定向發力、無事不擾;組織信用修復培訓班、加大宣傳力度提高信用修復知曉率;一方面持續深化融資信用服務,另一方面不斷推進和規范第三方信用評價報告在宿遷市政府采購和招投標評標領域中的廣泛應用,促進企業信用實現市場價值轉換,讓信用成為企業的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