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糧于地藏糧于技 宿遷筑牢糧食安全底線
2023年08月19日08:28 來源:宿遷市廣播電視總臺
從春耕到夏耘,從夏耘到秋收,今年以來,宿遷市深入貫徹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把發展農業科技放在更為突出的位置,千方百計提高糧食產量,不斷夯實糧食安全根基,筑牢糧食安全底線。
在泗洪縣臨淮鎮一個家庭農場,3000畝高標準農田里的水稻長勢喜人,田間道路相連、水渠暢通、設施齊全。此時,兩架無人機正在上空噴灑農藥,霧狀的農藥均勻地灑落在稻田中。
泗洪縣杜維梅糧食種植家庭農場場主杜維梅說:“全部都是高標準農田,灌溉排澇很暢通。我們目前全都是機械化作業,農場現有無人機,植保機、旋耕機等機器將近60臺。”
高標準加高科技,糧食生產提量增效。近年來,宿遷市立足資源優勢、產業基礎,全力打造旱澇保收、高產穩產的“噸糧田”,從栽種、灌溉,到施肥、收割全程實現機械化作業,有力保障了糧食穩產增產,實現糧食生產的“加速度”。
泗洪縣臨淮鎮農村工作局局長李明說:“我鎮有稻麥種植5.5萬畝高標準農田,今年小麥畝產450公斤,與去年相比畝增20公斤,全鎮機械化率達到95%,為了穩產增收,我鎮今后積極推廣高產創建新模式,同時大力提升糧食種植機械化。”
藏糧于技,關鍵在技。除了機械化設備,宿遷市還大力打造種子研發、糧食中轉、倉儲、交易、加工全產業鏈。在宿遷秈米科技綜合示范基地,綠油油的稻田里插滿了不同品種水稻的標示牌。近百種不同的水稻在這里茁壯成長,并通過全周期跟蹤監測,預防管理,最終擇優出新品種、新技術和新模式推薦給廣大農民使用。
宿豫區農業技術綜合服務中心副主任何興武說:“我們通過示范基地品種的引進,選擇一批優質、高產、效益高的品種來帶動我們全區水稻,甚至我們全市、淮北地區秈米的高質量發展。”
從農田到飯桌,科學儲糧也是保障糧食安全的重要一環。宿豫區新建的糧食產業園,規劃了17棟低溫平房倉,10棟低溫淺圓倉,并配備了糧食加工房和烘干中心,將成為保障全市糧食安全、提高全省糧食宏觀調控能力的“蘇北新糧倉”。
宿遷市裕農農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寧說:“應用智能化糧情監測系統實現收購、庫存全過程智能化管理;我們21.6萬噸的高標準低溫儲糧庫、10萬噸的低溫稻米加工生產線,延長糧食的‘保鮮期’。”
瞄準“江蘇大糧倉”定位,宿遷市深刻把握“切實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要求,深入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去年宿遷市高標準農田續建項目64個,建筑面積47.8萬畝,全年糧食總產達410.59萬噸。按照計劃,今年宿遷市將新建高標準農田32.8萬畝,進一步夯實糧食穩產豐產基礎。此外,宿遷市還將加大資金、技術、人才等資源的投入,推動特色農業生產裝備發展,實現智慧化農機裝備應用全覆蓋,更好助力農業現代化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