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最美職工張兆麗:用經紗緯線織出精彩人生
2023年05月31日08:25 來源:泗陽融媒
張兆麗是江蘇捷鋒帽業(泗陽)有限公司現場管理員,16年的時間里,從一線縫紉工轉變為車間“大總管”,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發揚勞模精神,履行人大代表職責,成為基層產業工人中的“最美職工”。
這個月,捷鋒帽業新來了一批員工,張兆麗負責對她們進行業務培訓。從產品質量、操作要領,安全生產等方面,她介紹地面面俱到。看似平凡的工作,滲透著多年的積淀。98年,張兆麗從泗陽縣職業中學畢業后,曾在外地制衣廠工作,后來在返鄉就業的大潮中,她回鄉成了捷鋒帽業的第一批員工。一上崗,她就被分配到制帽工序中最難的一步——上帽檐。這道看似簡單的飛針走線操作,卻關系到帽子的成品率,工人手頭稍有誤差,產品就需要返工。
江蘇捷鋒帽業(泗陽)有限公司現場管理員張兆麗說:“招聘的時候,公司說一個成熟的工人一天的產能有1200多個帽子。我以為很簡單,結果自己上了一天的班,一個也沒有做出來。”
和張兆麗一起來的工友,有的覺得制帽難度太大,有的不干了,有的申請換崗,但張兆麗卻主動留了下來,一邊刻苦鉆研帽子生產中的難點,一邊向經驗豐富的老師傅請教。
張兆麗的師父蔡巧巧:“她做事比較用心,別人休息的時候,她都不休息,整天就是琢磨怎么把帽子做好。”
她從一天生產2-3個成品到一天生產1600余個成品,實習期還沒結束,她就因為超額完成規定產量,提前預定了轉正合同。做好自己工作的同時,張兆麗還做好“傳幫帶”工作。她所在的班組是公司生產的主力軍,產品質量要求高、訂單數量大。對剛來的新員工,她手把手地教,讓她們快速度過適應期。
張兆麗工友溫金花說:“她對待新員工特別有耐心,工作剛起步時,我什么都不懂,都是她手把手,一個步驟一個流程地教出來的。”
在很多人看來,流水線工作很簡單,但張兆麗卻經常琢磨技術革新。每次公司引進新設備,上線新產品,她都會利用下班時間認真研究,然后將好的工藝方法和員工分享。16年來,她總結出來的“拿、捏、推”三字操作法在公司被廣泛推廣運用,大大提高了公司生產效率。在張兆麗帶動下,捷鋒帽業涌現出多個模范創新班組和一大批像她一樣的能工巧匠,經她們手工制作的帽子也“漂洋過海”走上國際舞臺。
江蘇捷鋒帽業(泗陽)有限公司現場管理員張兆麗說:“我經常跟工友們說國家發展建設需要我們產業工人,我們有閃光點,也有發光點,只要你努力把自己的本職工作要做好,就一定能夠出彩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