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中有進 宿遷新時代魚米之鄉加速呈現
2023年05月05日08:27 來源:宿遷市廣播電視總臺
農業是農村發展的基礎和命脈。今年以來,宿遷市把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增加農民收入作為中心任務,統籌推進強村富民,千方百計拓寬農民致富渠道,讓農民的“錢袋子”越來越鼓。
在宿遷市薯香園蜜薯種植基地,可以看到大約有二三十位工人正在搶抓農時、種植蜜薯。
壟溝、放苗、覆土,伴隨著工人們緊張有序的勞作,一株株顏色嫩綠、葉莖挺拔的紅薯苗穩穩地扎根在土里,放眼望去,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此次種植的蜜薯品種是“煙薯25”,不僅口感好、營養價值高,更成為帶動村民增收的富民產業。
宿遷薯香園蜜薯種植基地負責人徐克志說:“我今年種植了八百畝地,預計每畝產量在七千斤左右,每畝的效益大概在7000至8000元,后期我們還會進行深加工,讓蜜薯利潤更大化,也能帶動附近的農戶們增加收入。”
聚力推動農業高質高效,宿遷市還實施“農業+品牌”行動,聯合構建“1+N”線上線下營銷模式,打造“宿有千香”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暮春時節,在宿城區洋北街道,綠油油的西瓜地里一片生機。瓜農們忙著采摘西瓜,西瓜經紀人早早地等在田頭,準備運出銷售。
連云港采購商劉如春說:“我是從連云港那邊過來的,這邊的瓜品質很好,價格也不算太高,在這收購價也就兩塊錢,我們銷量也比較大,一天一兩萬斤。”
由于天氣適宜,洋北西瓜在4月中旬就已搶灘登陸,來自省市農科院的優質品種,加上良好的土壤資源,讓這里產出的西瓜不僅水分足、而且甜度高。目前,洋北西瓜已成功獲得國家地理標志商標認證。為了打破農業效益低、高效農業受市場影響大的掣肘,洋北街道還大力打造洋北西瓜品牌,推動洋北西瓜走向全國。在此帶動下,洋北西瓜比周邊地區西瓜的價格要高出20%左右。
宿城區洋北街道瓜農張宜輝說:“一畝地四千斤,每年地要收到一萬五千塊錢。”
宿城區洋北街道農村工作局局長陳作華說:“今年的種植面積大約在三千畝左右,種植農戶一百多戶,帶動就業大概三百多人,洋北西瓜的產量在四千五百噸,產值在五千萬左右,畝均效益大概一萬五千元左右。”
今年以來,宿遷市圍繞建設農業強市目標,以“四化”同步集成改革為統攬,牢牢守住穩產保供底線任務,促招商、建項目、延鏈條,農業農村經濟實現健康平穩發展。一季度,全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增加值分別實現94.7、52.8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0.5、1個百分點。1244個涉農村居實現村集體經營性收入2.25億元,村均集體經營性收入18.1萬元,相比去年增加5萬元,同比增速達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