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才引智!“遷宿遷·深耕行動”啟動
2023年04月15日08:25 來源:宿遷市廣播電視總臺
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當前,宿遷市正處于跨越趕超的關鍵時期,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人才。本次“遷宿遷·深耕行動”動員大會,吹響了全市上下重人才、抓人才、留人才,全面推進新時代人才強市的沖鋒號。
人才是推動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動力來源。本次動員會部署啟動了“遷宿遷·深耕行動”,在組織架構上,重點構建了“527”招才引智體系。“5”,即5個招才引智工作局。設立北京局、上海局、西安局、武漢局、南京局等5個招才引智工作局。“2”,即20個人才工作站。在北京、上海、杭州、西安、武漢、南京等20個重點城市建立人才工作站。“7”,即70所深耕高校。在20個重點城市,開拓中國人民大學、西安交通大學、浙江大學、南京大學等70所重點院校,全方位開展項目招引、人才引進、產學研對接等校地合作。
上海招才引智工作局局長黃璜說:“我們上海局將密實工作網絡,搭建活動平臺,定期組織‘遷宿遷’交流活動。同時,緊扣產業發展,促進產教融合,計劃以華東理工、蘇州大學等高校為重點,組織開展好對接會、懇談會等各類政產學研對接活動,從項目、人才、平臺和成果等多個層次強化校企、校地合作,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推動科研平臺落地落戶。”
面對各地愈演愈烈的“搶人大戰”,引進人才必須注重精準實用、招來能用。為推進“527”招才引智體系高效運作,宿遷市精選了經濟、人才、創新資源豐富,且前期與宿遷有良好合作基礎的重點城市建立人才工作站,深入開發當地人才資源,暢通人才對接渠道,加大人才引薦力度,推動更多高質量、高能級人才項目落地宿遷。
人才科技專員、武漢人才工作站站長徐新偉說:“首先,把沉睡的人脈用起來,挖掘‘第二故鄉’資源,5月底前與6所重點合作高校的科技處、學工處、就業處建立良好聯系。其次,把社交的網絡建起來,7月底前,與其余4所‘211’高校建立聯系,針對性與10家以上在新能源、新材料、激光、食藥等領域具有較高影響力的院、系、所進行接觸。最后把招才的活動搞起來,抓住畢業季就業黃金期,策應8月宿遷人才發展大會,7月底前舉辦3場以上校園推介、企業招聘或政策宣講等活動。”
平臺載體是培養人才的“搖籃”、展示人才的“舞臺”。持續深化區域、校企、校地等各方面合作,積極推動本地企業與省內外高校院所進行產學研對接,才能促進更多人才資源向宿遷流動。本次動員會不僅為招才引智工作局、人才工作站進行了授牌,還為首批招才引智大使頒發了聘書,鼓勵他們更好發揮橋梁引薦作用,實現以才引才、以才聚才效應。
宿遷招才引智大使、江蘇師范大學科學技術研究院院長馬曉冬說:“我將進一步優化高校和宿遷科技和人才資源,擔當學校和宿遷市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這樣一個中介和橋梁,把江蘇師范大學的學科優勢、科研平臺的優勢和宿遷的產業需求對接起來。當好引智和引才的橋梁,能夠把江蘇師范大學的人才,特別是宿遷籍的優秀的畢業生,能夠安心回到宿遷來就業。作為招才引智大使,我們也將宣傳宿遷、推介宿遷,讓宿遷成為人才的集聚地,也成為科技快速發展的引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