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訪談錄(1)招大育強 推動工業經濟量質齊升
2023年01月08日08:23 來源:宿遷市廣播電視總臺
今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實施“十四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之年。在這一關鍵時刻,市兩會隆重召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為深入貫徹會議精神、凝聚起高質量發展新局面,從1月7日開始,我們推出兩會特別報道《兩會訪談錄》,我們邀請到了市人大代表 沭陽縣委副書記 縣長 王瑞、市人大代表 江蘇箭鹿毛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總經理 劉偉、市政協委員 市工信局副局長 李月梅,接受本臺記者采訪。
工業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圍繞2023年工作,陳忠偉市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奮力攻堅千億產業,全力做大做強工業經濟,請問各位代表、委員,如何結合自身工作,為宿遷千億級產業發展作出自己的貢獻?
市政協委員 市工信局副局長 李月梅說:“上午聆聽了陳市長所作的工作報告,特別是在報告中提出了攻堅千億級產業的目標。作為一名政協委員我將聚焦重點,抓住關鍵,認真做好落實,強化履職盡責。第一是做好政策的宣傳員,將市委市政府出臺的三年攻堅行動計劃,宣傳到我們工業企業,讓企業家了解行動攻堅計劃的具體內容重點和關鍵環節。第二,我將做好分析員,圍繞攻堅行動三年計劃的實施,認真做好監測分析,特別是突出三個千億級產業運營發展中的新情況新問題,按月進行監測分析,及時反映情況和問題。第三,我將做好聯絡員,圍繞當前企業發展中存在的需求短缺等重點問題,組織開展供需對接活動,搭建供需對接平臺。第四,我將做好企業的服務員,定期深入企業開展調查研究,積極地幫助企業解決問題和困難。同時我們也搭建平臺,定期收集整理反饋相關部門,對于部門解決不了的問題,我們將提醒市委市政府開展會辦會。”
市人大代表 沭陽縣委副書記 縣長 王瑞說:“奮力攻堅千億產業恰逢其時、正當其勢,體現了市委、市政府高度的政治自覺、敏銳的經濟判斷、極強的機遇意識。作為全市最大的經濟板塊,我們將主動扛起大縣擔當、致力多作貢獻,全力培育紡織服裝產業成為蘇北首個縣級千億級產業集群。一是實施“123”產業集群培育計劃,力爭到2026年基本建成鏈條完備的“3+3+X”主導產業體系,形成1個超千億、2個超五百億、3個超百億的產業集群。二是實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計劃,加快推動傳統優勢產業智能化、數字化和綠色化轉型,引導高端紡織產業向高附加值產品突破、綠色家居產業加快規模品牌塑造、機電裝備產業整合延伸產業鏈條、新興產業加速“無中生有”培育。三是實施主導產業千億突破計劃,更加突出招大引強,全力抓好項目建設,積極推動科技創新,不斷壯大產業載體,確保年內“3+3+X”主導產業產值邁上千億臺階,綠色家居、機電裝備、高端紡織產業產值分別突破450億、350億、200億。”
市人大代表 江蘇箭鹿毛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總經理 劉偉說:“作為企業的代表,我覺得我們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做好工作。一是抓好企業產品的研發,拓展產品的市場份額。二是要加強技改的投入,使我們的設備能夠有一個新的比較快速的發展,提檔升級。在互聯網的社會互聯網的時代,我們要加大企業的信息化的轉型升級,使我們今后逐步由自動化到信息化,到最后達到智能化整個的產業目標。第三,我們要進一步的擴展市場,使我們的產品能夠在國內和國際市場都有一定的份額。通過這三個方面的相結合,企業為我們宿遷的千億工業經濟的發展做出一定的貢獻,我想應該是指日可待。”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還提出,年內要實現工業總產值、開票銷售均突破 5000 億元,主導產業產值突破 4000 億元,20 條重點產業鏈產值超 4500 億元。請問各位代表、委員,面對這一目標,下一步打算如何發力?
市人大代表 沭陽縣委副書記 縣長 王瑞說:“圍繞市里確定的目標任務,我們下一步主要是抓好“五大工程”:一是抓好招商引資“一號工程”,實施招商引資“1258”工程,確保全年招商引資總額突破1000億元,引進超億元項目200個以上、超10億元項目50個以上、超50億元項目8個以上,力爭百億元項目再突破。二是抓好項目建設突破工程,加快80個列省列市重大產業項目建設,年內竣工55個,力爭工業投資突破350億元;積極探索“簽約即落地、拿地即開工、建設即入庫、竣工即投產”機制,努力做到平均每3天竣工1個億元項目。三是抓好存量企業培育工程,以“5321”工程為引領,深入實施“百億引航、十億升級、小微成長”行動,全年新增開票超億元企業30家以上、超2000萬元企業110家以上,新培育“鏈主”企業5家以上,力爭工業企業上市實現零突破。四是抓好數字經濟躍升工程,深入推進“產業數字化轉型、產業賽道趕超、數字政務建設、數字基建支撐”四大行動,年內實施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規上企業230家,確保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11.5%。五是抓好科技創新提升工程,全年新增科技型企業50家以上,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58家,培育市級以上“專精特新”企業100家以上,確保全社會研發投入占GDP比重提升至2.0%以上。”
市人大代表 江蘇箭鹿毛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總經理 劉偉說:“作為企業,我想主要發力的方向,圍繞著市場作為一個主要的方向,這才能切合實際。市場的發展我想有兩方面,按照我們近幾年的經濟發展的要求,國內市場和國外的市場兩個市場的大循環,國內市場我們在牢牢抓住現有的市場份額的基礎上,繼續擴大,穩扎穩打,國際市場要充分參與競爭,不斷地擴大。作為我們這個箭鹿集團,我們在2023年圍繞著政府報告提出來的目標,我們的外貿的業務的拓展要在目前的基礎上要翻一番,達到五個億的銷售額,充分能夠體現出我們的競爭力。”
市政協委員 市工信局副局長 李月梅說:“作為我們工信部門將以工業打頭的責任感,與勇于擔當的使命感全面抓好落實。在產業集聚方面,我們重點推進千億級產業攻堅,重點產業建設和先導產業培育三個方面來重點強化落實。企業培育方面,我們將采取分類培育的方式,對于大型的企業,我們將推進企業兼并重組上市來推進企業做大做強。年內新增百億級企業一個,五十億級企業十三個。第三個就是在研發融合方面,我們將推進新型工業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大力推進高端化、智能化和綠色化發展,立足核心技術攻關、服務型制造和產業鏈創新鏈的深度融合方面來推進發展,深入推進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我們今年將聚焦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和目標要求,進一步細化任務分解,強化責任落實,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宿遷新實驗的篇章中貢獻我們工信的力量。”
聽了三位的分享我能感受出各位對報告理解十分深入,我們也看到了各位把握關鍵、狠抓落實的信心和決心,宿遷發展,未來可期,感謝你們參與本期訪談,明天我將繼續關注改革創新,歡迎您繼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