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根”固“魂” 宿遷以高質量黨建保障高質量發展
2022年12月08日08:27 來源:宿遷市廣播電視總臺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推進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有效實現黨的領導的堅強戰斗堡壘。今年以來,宿遷市深入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和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通過堅持不懈抓基層、打基礎、固根本,不斷提升基層黨建工作質效,以高質量黨建保障高質量發展。
一大早,位于宿豫區關廟鎮卓水河村的岡野服飾有限公司就忙碌了起來,附近村民陳蘇小早早地來到這里,趕制一批發往日本的外貿訂單。從外出打工到在家發展,陳蘇小實現了顧家增收兩不誤。
宿豫區關廟鎮卓水河村村民陳蘇小說:“以前在外地,家里老人孩子照顧不到,在家里既能照顧家里孩子老人,工資大概在三千四五這樣,感覺也達到了很大的滿足?!?/P>
抓黨建促鄉村振興,今年以來,全市多地鄉村通過村黨組織領辦合作社,農民群眾共同參與分紅的發展模式,初步形成賞景采摘、特色農家樂、精品民宿鄉村游“一條龍”產業鏈,大力興辦村級企業,幫助村民增收。
宿豫區關廟鎮卓水河村黨委書記趙宇航說:“在我們村黨委的帶領下,我們引進了七家工業和農業項目,我們村里面領辦了一個項目,這些項目是帶動300余人在家門口就業,實現增收,每年大概增收四萬余元,我們村集體經濟收入目前是已經達到了300萬元,預計全年可以突破350萬元?!?/P>
近年來,宿遷持續推進“五聚焦五落實”及其深化提升行動,啟動實施基層黨建“紫薇花開”強基固本工程,推動各領域基層黨組織全面進步、全面過硬,走出了黨建引領新路徑。
在農村,深化新型農村社區黨建工作,推行“一委兩站五崗”組織架構,成立社區黨委(總支、支部),設立黨建工作站、文明實踐站,設置便民服務、產業發展、生態優居、網格治理、富民增收等專職崗位,暢通基層組織運行機制。創新開展“頭雁競飛”振興村集體經濟行動,探索多途徑、多模式、多元化發展路子,持續激發村集體經濟發展新動能。
在城市,深入推進“把支部建進小區”,系統集成紅色物業、黨員樓棟長、綜合執法進小區、在職黨員進社區,支部吹哨、部門報到,打通聯系服務引領群眾的“最后一米”。
讓基層黨組織“神經末梢”更加強健、更有活力。集中換屆后,全市城市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更加突出。廣大黨員在疫情防控、基層治理等大考中錘煉本領、發揮作用。
下午三點,中午送餐高峰期剛過,外賣騎手倪宿芳就來到寶龍二十四街的“車手微家”休息。近期氣溫突降,長時間的騎行讓全副武裝的倪宿芳也感到了涼意,“車手微家”里免費提供的暖寶寶為她送去了寒風中的溫暖。
外賣配送員倪宿芳說:“‘車手微家’對我們這些女騎手想得還是比較周到的,不僅配備了熱水,還配備了暖寶寶這些對于女性來說比較貼身的東西,我們跑單的時候貼在身上特別溫暖,特別舒服。”
隨著互聯網經濟快速發展,新就業群體大量涌現。如何加強新業態、新就業群體黨建,把新就業群體緊緊團結凝聚在黨的周圍?今年以來,市委組織部、市委“兩新”工委組織開展體驗式調研,跟人跟車摸實情、找問題、謀對策,在全市范圍內打造新就業群體“暖心驛站”。
宿城區古城街道兩新黨務工作者葉紅說:“我們將繼續升級增加車手微家功能,依托這些場所開展豐富多彩的黨員活動,黨的二十大精神學習會,特別根據新就業群體的需求,定期開展技能培訓,把這些群體凝聚起來,促進廣大新就業群體思想上跟黨走、服務上爭先進、奉獻上做表率。”
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一個支部就是一座堡壘。在宿遷,25萬名黨員正成為干事創業的先鋒模范,8000多個基層黨組織筑起堅如磐石的戰斗堡壘。新征程上,全市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將堅定不移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在江蘇落地生根、開花結果,努力在宿遷大地上充分展現中國式現代化的現實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