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運河文化講堂宿遷專場活動舉行
2022年11月20日08:26 來源:宿遷市廣播電視總臺
11月18日下午,中國大運河文化講堂宿遷專場活動舉行,以運河為媒,共敘友誼、共話合作、共謀發展。市委書記王昊,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徐寧,新華日報社總編輯顧雷鳴,中國新聞攝影學會副會長王景春,中國旅游研究院院長、文化和旅游部數據中心主任戴斌,上海交通大學城市科學研究院院長、中國商業史學會中國大運河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劉士林出席活動。
王昊在致辭時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出席活動的各位領導、各位來賓表示熱烈歡迎。他說,宿遷是大運河沿線重要的節點城市,也是江蘇乃至長三角地區發展速度最快、綜合實力提升最明顯的地級市之一。邁上新征程,我們將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定不移推進文化自信自強,突出抓好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堅持以生態為基,致力打造人水和諧、奔涌不息的美麗運河;堅持以文化為魂,致力打造連通古今、極具魅力的人文運河;堅持以產業為要,致力打造融合共生、賦能發展的活力運河;堅持以惠民為本,致力打造造福百姓、澤被子孫的幸福運河。
王昊說,中國大運河文化講堂既是一個宣傳平臺,也是一個合作平臺,我們將以此為契機,認真學習專家學者的智慧,充分借鑒先進地區的經驗,更好地讀懂運河文化、感悟運河文化,推動大運河文化帶建設邁上新臺階。我們也將以運河為媒,擴大“朋友圈”、共繪“同心圓”,合力抓好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在互惠互利中實現共贏發展。
顧雷鳴在致辭時說,今年,中國大運河文化講堂正式啟動,宿遷的專場活動,是中國大運河文化講堂“走進運河名城”系列活動的開篇,從大運河視角看文化自信自強,必將為“中國大運河文化講堂”開啟更加精彩的新篇章。
顧雷鳴指出,江蘇是中國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惟一的重點建設區,講堂肩負著保護、傳承、利用大運河文化的重大使命。要秉持“融通”理念,把講堂打造成大運河版的“百家講壇”、流動的文化盛宴,打造成在國內外有重要影響的高端化、品牌化、精品化的大運河文化研討交流展示平臺。要秉持“創新”理念,打破時間和空間限制,提供全新的傳播體驗。要秉持“服務”理念,搭建大眾傳播平臺、學術對話平臺、國際交流平臺,最大程度增強講堂的凝聚力和感召力,打造大運河文化最強“朋友圈”。
活動現場,觀看了宣傳片;徐寧為戴斌、劉士林頒發了“中國大運河文化講堂特聘專家”證書;戴斌、劉士林分別以《京杭大運河文化旅游帶國家戰略與宿遷擔當》《通波千里,燈火萬家——中國大運河城市故事》為題作了主旨演講;舉行了大運河沿線城市文旅協作聯盟成立、《遷里運河》融媒短視頻平臺上線、《宿遷運河史》新書發布的啟動儀式;為“尋找運河記憶 共建美好宿遷”——2022水韻宿遷·大運河全國首屆攝影大賽開鏡。
省發改委、省文化和旅游廳、省文化投資管理集團、新華日報社相關領導,市領導光華、卞建軍、張衛東、武倩、薛啟書,以及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研究院領導,運河沿線城市文旅部門領導和媒體代表等參加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