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夢江山春好處》宿遷經開區:高舉工業強區大旗
2022年10月16日08:27 來源:宿遷市廣播電視總臺
大型全媒體新聞行動《逐夢江山春好處》今天來到宿遷工業主陣地——宿遷經開區。十年來,宿遷經開區始終高舉工業強區大旗,不斷以更高目標引領發展、推動發展,著力打造全市產業集聚的示范區、轉型升級的示范區、對外開放的示范區。緊緊圍繞“勇挑大梁”“多作貢獻”的重大使命,以更高定位、更高標準、更高要求,主動扛起全市經濟發展大旗,全區規上工業產值增長近6倍,外貿進出口總額增長超過10倍。
十年來,從著力打造全市產業集聚的示范區、轉型升級的示范區、對外開放的示范區,到奮力開創“產業集聚示范區、轉型升級示范區、對外開放示范區、創新發展示范區”新格局,再到明確“三年全國進百強、年年省內有進位”的奮進目標,經開區聚焦高質量發展,抓發展、促改革、惠民生、保安全,各項工作縱深推進,主要經濟指標在十年間實現“連級跳”。20多分鐘的節目,通過記者實地走訪,全方位、立體化展示了經開區在過去十年里,工業經濟、產城融合、民生保障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績和經驗。
高鐵一通,百事興隆。四通八達的高鐵脈絡,縮短了的市民的通行時間,也改變了宿遷人的出行方式。2019年12月16日徐宿淮鹽高鐵通車,宿遷正式進入“高鐵時代”。 世界小了,夢想大了,馳騁而來的高鐵讓“詩和遠方”不再遙遠,越織越密的高鐵網,也為企業發展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市民閆鑫說:“簡直太方便了!我最多一天來回跑過三個城市,晚上還能回到宿遷吃晚飯。”
作為宿遷的“一號產業”,2018年之前,晶硅光伏產業在宿遷基本上是“白紙一張”。2018年5月,隨著天合光能2GW組件項目成功落戶,僅用4年多的時間,這里從零開始建立起四大片區的晶硅光伏“超級工廠”。 光伏新能源產業在經開區這片沃土上“橫空出世、加速崛起”,在全區特色產業體系中獨占鰲頭。2021年,宿遷晶硅光伏產業鏈實現產值350億元,比2020年增長200%。有望在未來兩到三年成為宿遷首個產值達千億的產業。
天合光能宿遷公司總經理苗成祥說:“可以說,天合光能的發展史,也是宿遷晶硅光伏產業從無到有,快速發展的縮影和寫照。我們天合光能已經陸續投資建設三大生產基地,總投資由100億元增加到220億元,當前宿遷經開區基地產能規模占整個天合系50%以上、排名第一。”
除了工業強、產業興,在完善城市功能、補齊設施短板、保障民生方面,經開區也是下足了功夫。十年來,經開區始終聚焦基礎配套提升,不斷以服務供給增進福祉、惠及民生。累計投入56億元,新建、改建道路96條,全區道路總里程突破190公里,中心區域的道路網密度超過7 km/km2,處于蘇北地區國家級開發區領先水平。十年來,經開區累計投入近21億元,新建成中小學 8所,越來越多的市民享受到了教育的紅利,教育之光照亮經開區的奮進新征程。
宿遷經開區教育辦副主任 教育黨委副書記 程新宇說:“全區現有在職教師共2400余人,特級教師5人,正高級教師6人,省名師1人,16位教師入選宿遷市“千名拔尖人才培養工程”培養對象,實現每個學科都有1名以上領軍人物。”
站在新的發展起點,經開區擔起產城融合樣板區發展使命,明確了“三年全國進百強、年年省內有進位”的奮進目標,確定了打造三大載體、建設三大工程、推進三大改革“333”工程的工作抓手,確立了實力經開區、文明經開區、開放經開區、美麗經開區“四個經開區”的發展定位,全力推動經開區新一輪高質量跨越發展。
宿遷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副書記 管委會副主任 王峰表示:“一是堅持以“三大載體”為依托,打造產業發展“新引擎”。目前,我們總投資120億元的科技創新產業園、總投資60億元的科技企業孵化園、總投資25億元的總部經濟集聚區正在加快推進。二是堅持以“三大工程”為重點,扮靚南部城市“新顏值”。加快推進人民大道、通湖大道南延段、一支渠等主干道路提升(新建)工程,新建古楚公園以及3萬平高品質口袋公園,全方位、立體化提升園區形象品質。三是堅持以“三大改革”為突破,匯聚園區跨越“新動能”。推進產業發展扶持政策改革,構建以產業基金市場投入為主導、政府支持政策為輔的項目投資發展模式,真正以市場化手段推動全區高質量發展,奮力為全市勇挑大梁、多作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