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獨運 打造宿遷文藝精品
2022年09月15日08:24 來源:宿遷市廣播電視總臺
文藝精品是一張靚麗的城市名片,濃縮了一座城市的精神氣質。近年來,宿遷市緊密結合本地實際,推動文藝精品創作生產,涌現出一大批優秀創作成果。
在宿城區文化館,蘇北大鼓《紅色墜胡》正在上演,這是以宿城區埠子鎮琴書盲人張振業的抗日事跡為原型創作的,膾炙人口的鼓詞配合氣勢磅礴的說唱,讓現場表演極具感染力。今年5月,作品入圍了中國曲藝界最高獎項——牡丹獎。
《紅色墜胡》取得的成就,是宿遷市全力打造文藝精品項目的成果縮影。2014年以來,宿遷市深入挖掘本地文化資源,創作出了一批優秀文化作品,形成了鮮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在連續三屆的省“五個一工程”評選中,宿遷市有15部作品獲獎。曲藝事業更是遍地開花——《虞姬辭楚》等四部作品獲曲藝“牡丹獎”提名獎,《白綾記》獲“牡丹獎”入圍獎。洪澤湖漁鼓、泗州戲、蘇北大鼓等4個項目被評為國家級非遺項目,省級非遺項目21個。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文藝,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精神。在深入挖掘本土文化的同時,宿遷市文藝工作者還在創作過程中,融入流行元素,讓作品與時俱進。最近,宿城曲藝名家王金松開始創作《逆襲之路》,展示中國的科技從“陪跑”到“領跑”的驚艷逆襲。
“我覺得這樣一個作品如果說表現出來,觀眾也愛聽,我們演員也愛講,同時也有一定的意義,緊跟緊貼著時代的這種主題在走。”宿城區曲藝家協會副主席王金松說。
此外,宿遷市還從資金、人才、宣傳推介和跟蹤指導等對文藝創作給予重點扶持。制定出臺文藝人才發展扶持辦法,對全職引進高層次文藝人才給予每人30萬到100萬的一次性獎勵。
與此同時,宿遷市打造“金鼎”文化品牌,創新實施“宿遷出品”計劃,年均創作文藝作品100部以上。在此基礎上,宿遷文藝創作精品頻出、收獲頗豐。截至目前獲得省文華獎、紫金文化藝術節優秀劇目獎等省級以上舞臺藝術獎項18部,并有多部作品獲評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書法“蘭亭獎”、中國廣播電視大獎等系列國家級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