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山集文化 守護8000年江蘇文明
2022年08月20日08:26 來源:宿遷市廣播電視總臺
順山集遺址位于宿遷市泗洪縣梅花鎮,距今已有8000多年歷史,是我省境內已發現的最早的新石器時代遺址,更是將江蘇文明史至少推前了1600年,填補了江蘇早期古文化遺址的空白。
如果要走進順山集遺址,首先要跨過“環壕”,這就是讓考古學家驚嘆的“天下第一壕”。在這里的考古發現入選“2012年中國六大考古新發現”和“2012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2012年被考古界命名為順山集文化,被譽為“江蘇文明之根”。
《江蘇文明之根——順山集文化》執行主編馬志春說:“順山集文化的重要意義可以用四個關鍵詞來概括,第一個叫多元一體,第二個重要特點是叫交匯融合,第三個特點就是順山集文化印證了中華文明是生生不息的,第四個關鍵詞叫以人為本,它有力地印證了淮河流域也是中華文明的起源力之一。”
今年是順山集遺址發現60周年、順山集文化命名10周年,《江蘇文明之根——順山集文化》的出版發行積極探索江蘇文明的起源、形成、發展的歷史脈絡,推動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讓8000多年前宿遷先民創造的、陳列在江蘇廣闊大地上的文化遺產活起來的創舉。
《江蘇文明之根——順山集文化》執行主編馬志春說:“我們這本書是第一次從考古學和其他綜合學科相交會的角度,闡釋了順山集文化的起源產生發展的一個源流,同時令人信服地說明了為什么順山集文化是江蘇文明之根。”
今年5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深化中華文明探源工程進行第三十九次集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會上強調,要積極推進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挖掘文物和文化遺產的多重價值,傳播更多承載中華文化、中國精神的價值符號和文化產品。順山集文化保護和傳承,這場穿越8000年的江蘇文明守護仍在繼續。
《江蘇文明之根——順山集文化》執行主編馬志春說:“下一步,主要一個是推動順山集文化的保護和傳承,就是建設順山集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第二個就進一步搞清順山集文化的源流,就更好地印證我們順山集文化是江蘇文明之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