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聯五強”筑牢宿遷高質量發展“人才基石”
2022年08月18日08:25 來源:宿遷市廣播電視總臺
如何在經濟發展中實現彎道超車?人才是關鍵。為進一步聚合資源,系統推進人才工作實現更大突破,宿遷市從去年開始,創新開展人才引領服務發展“五聯五強”行動,著眼“十四五”期間發展需要,培養集聚數量充足、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人才隊伍,為改革創新示范區建設提供有力人才支撐。
走進位于宿遷激光產業園的江蘇鐳納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一條現代化納米粉體生產線正在緊張生產,目前,公司生產的產品,技術指標處于國際領先水平,填補國內高性能納米粉體材料領域空白。
鐳明新材總經理馬榕彬說:“2021年的時候,我們把二期擴產到了兩倍,整個銷售我們基本上以每年差不多兩倍左右的速度往上增,技術層面,我們在技術特別是在非金屬的納米的單質粉體,我們在國內是比較領先的。”
作為一家2019年成立的新公司,鐳明新材能有如此快速的發展,得益于宿遷市啟動的產業人才聯企強鏈行動。去年,圍繞“產業人才+產業鏈培育”,宿遷市出臺了《關于推動產業人才聯企強鏈的實施方案》,堅持以特色政策吸引人才、以優勢平臺引進人才、以亮點招數招攬人才。在此推動下,目前公司核心技術團隊擁有多位海內外專家,主導產品擁有各項發明專利33項,馬榕彬帶領的團隊榮獲江蘇省“雙創團隊”。
“宿遷市的領軍計劃,人才計劃,包括我們在省雙創都得到了。”鐳明新材總經理馬榕彬說。
為了推動鄉村產業發展、助力鄉村振興,宿遷市同樣拿出了十足誠意引才、留才,啟動鄉土人才聯村強農行動。王國盈,省優秀科技特派員,2017年退休后,在泗洪縣瑤溝鄉流轉了兩百多畝地專業從事西瓜、甜瓜等嫁接育苗,供應周邊地區六萬多畝土地種植。
泗洪縣園科西瓜種植專業合作社技術顧問、高級農藝師王國盈說:“最低要節約直接的成本,設施費用9000萬到1.2個億,再一個種嫁接苗,減少農藥使用量,第三塊,增產作用,嫁接苗帶動可持續發展,增產20%到30%,一畝地可以增產兩千塊錢左右。”
“以鄉情為紐帶,拓寬老黨員、鄉土人才等群體作用發揮載體,培育和發現更多優秀人才,最大限度地發揮他們的積極作用,聚力推進農業農村發展。”泗洪縣瑤溝鄉組織委員陳景說。
以全市產業發展和民生短板為著力點,去年宿遷市發布《人才引領服務發展“五聯五強”行動方案》,通過產業人才聯企強鏈、電商人才聯網強市、鄉土人才聯村強農、教育人才聯校強教、衛生人才聯院強醫,在人才引進、培養方面雙向發力,千方百計擴大人才總量、提升人才質量。為了支持“五聯五強”行動的開展,宿遷市還優化了高層次人才引培“雙千工程”、人才“購房券”、人才生活補貼等激勵政策。截至去年年底,全市人才資源總量達到61.5萬人,較“十二五”末增加19.8萬人、增長48%,產業、電商、鄉土、教育、衛生等各領域人才隊伍建設呈現齊頭并進發展勢頭。
“下一步,將進一步聚力‘五聯五強’行動,著眼聯得更準、聯得更深、聯得更實,系統抓好產業人才、鄉土人才和民生人才隊伍建設,千方百計擴總量、提質量,切實發揮人才引領服務發展的關鍵作用。”宿遷市委組織部副部長青春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