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院強醫 宿遷衛生人才隊伍建設跑出加速度
2022年01月15日08:24 來源:宿遷市廣播電視總臺
人才是衛生事業發展的核心競爭力。去年以來,宿遷市把衛生人才聯院強醫作為人才引領服務發展“五聯五強”行動的重要一環,進一步加強全市衛生人才隊伍建設,構筑了適應行業高質量發展的人才支撐體系。
走進市第一人民醫院,消化內科主任王曉燕正在給病人會診,作為江蘇大學附屬醫院來宿援建的專家醫師,他帶領團隊書寫了一個又一個新紀錄。
市第一人民醫院消化內科副主任醫師劉云云說:“很多的技術都已經填補了我們宿遷的空白,比如說我們首先在宿遷開展了esd(消化道黏膜剝離術)的技術。”
不僅是在專業技術上有新突破,在王曉燕的帶領下,劉云云在短時間內從主治醫生晉升為副主任醫師。如今,王曉燕所在的消化內科,共有醫師19人,其中主任醫師1名,副主任醫師5名,主治醫師8名,是市臨床醫學重點專科。
市第一人民醫院消化內科主任王曉燕說:“政府以及單位給了我施展才華的平臺,也給予了很多的項目上的支持。只有學科整體技術能力提高了,才能夠把學科整體水平提高,才能夠更好地為更多的老百姓患者服務。”
鼓勵加強專科學科建設,2021年6月,宿遷市出臺《關于推動衛生人才聯院強醫的實施方案》,提出獲得省級臨床重點專科或重點學科的,由市財政一次性獎勵50萬元;獲得國家級臨床重點專科或重點學科的,獎勵100萬元。頭雁領航群雁飛。市第一人民醫院通過實施“136人才培養工程”,重點培育10名省內有影響力的名醫專家、30名市內有權威的學科帶頭人、60名青年骨干人才,為醫院發展提供人才支撐。
市第一人民醫院院長湯建平說:“一個醫療機構最根本的是把看好病,安全看好病,解決病人的健康問題,臨床醫療人才是核心。”
在此基礎上,《實施方案》還提出,要建立新型緊密型醫療聯合體,去年11月,市政府就和省衛健委、省中醫院簽訂關于促進宿遷市中醫院高質量發展合作協議書,由省中醫院、南京市中醫院等在內的10名專家團隊“組團幫扶”宿遷市中醫院。作為此次援建專家之一,韓松來到宿遷市中醫院,領頭建設骨傷科。
市中醫院骨傷科主任韓松說:“援建工作的范圍是涵蓋了醫療、科研、教育三個方面。我們希望在援建周期內,將宿遷市中醫院骨傷科順利創建為江蘇省重點中醫臨床專科。”
去年以來,宿遷衛健系統深入推進衛生人才聯院強醫行動,在人才引進、培養和載體建設三個重點環節發力。截至目前,已爭取省內16家高水平三甲醫院幫扶市內公立醫院,25家民營醫院與45家市外重點醫院結成跨市域專科聯盟。全年新引進衛生人才1300余人,柔性引進高層次人才600余名。
市衛健委黨委書記 主任 張巖表示:“我們將深化拓展省‘組團幫扶’,與醫學院校開展全方位戰略合作,大力實施‘人才強衛’工程,用好衛生人才編制周轉池,補齊基層醫療隊伍短板弱項,推動衛生健康事業持續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