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遷:無障礙建設 我們一直在路上
2021年12月04日08:25 來源:宿遷市廣播電視總臺
無障礙環境建設是城市文明進步的標志。近年來,宿遷市在全市范圍內不斷推進無障礙設施建設,新建項目無障礙設施日趨規范,殘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體的獲得感不斷增強。
在市區便民方舟一樓志愿者服務站,老花鏡、輪椅、助聽器、手寫板等設備非常齊全,出門還有無障礙停車位、無障礙通道等設施。
“來便民方舟辦老年人的公交卡,特別方便。到這里眼看不見的時候,他們能給我們老花鏡,給我們放大鏡。”群眾張玲說。
“為殘疾人以及老年人弱勢群體等提供這個專職的幫辦服務工作,特別是在這個政策咨詢、幫繳代繳、政策解答,以及在填寫表單等方面為老年人提供專職的指導和引導工作。”市政務服務中心代辦幫辦科副科長馬冰清介紹。
點滴文明顯關愛。在市第一人民醫院,設置了母嬰室、無障礙窗口、無障礙通道等無障礙設施,殘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體可實現“無障礙”就醫。
“現在醫院里蠻人性化的,設置這個無障礙窗口,帶我母親來看,不用排長長的隊了,我們直接來到這里就掛號了。非常方便。”就診市民說。
“都是無障礙通道和無障礙衛生間,另外在這個收費窗口、以及掛號窗口、取藥窗口,都設置了無障礙專門的窗口,方便一些特殊包括老年人以及殘障人士就醫。”市第一人民醫院副院長王曉燕介紹。
近年來,宿遷市在全市范圍內加快推進無障礙環境建設,已完成無障礙設施改造項目200多個,鋪設盲道200公里,基本實現了無障礙設施全覆蓋。此外,通過開展“無障礙找茬”活動、無障礙環境建設公益訴訟專項監督活動,在全社會營造了良好的關愛老年人、殘疾人等特殊群體的友善氛圍。
市殘聯副理事長盧冬梅表示,首先,市殘聯將進一步凝聚合力,通過部門聯動的方式把我們的無障礙設施的建設和督導工作提升到一個新的文明層次和水平。第二,市殘聯想進一步強化公眾意識、無障礙意識,和文明理念的宣傳和倡導,第三方面,市殘聯也要積極地發動殘疾人走出家門,讓他們體驗無障礙設施,也共享了我們社會文明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