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遷“陽光直采” 讓77萬學生吃上放心餐
2021年11月30日08:26 來源:宿遷市廣播電視總臺
學生飲食安全關系下一代健康成長。作為電商名城,宿遷市將互聯網思維融入到學校食材采購過程中,通過“陽光直采”,嚴格把好食品安全關,護航77萬名學生的小餐桌。
11月28日早上六點,天還沒亮,但在宿豫區廬山路小學,一輛冷鏈物流車就準時將滿載的食材送到這里,在三位學生家長以及學校的共同監督下,交給食堂工作人員。
“挑選出來的菜品,到公司以后,經過驗貨,查驗,分揀,配送全流程可追溯,配送的過程中全是冷鏈運輸,確保菜品的質量和運輸安全。”配送員許忠偉說。
“流程很規范,菜品也很新鮮,我家孩子在里面吃飯,我感到非常放心。”學生家長孫建說。
按周采購、每日一送。現在,師生們的餐盤不僅安全,而且更加多樣。
“我們今天學校吃的午飯是宮保雞丁、腐竹、玉米,在學校里菜的種類很多,營養也很高。”宿豫區廬山路小學學生高子媛說。
“在安全方面,所有的菜品都是通過平臺進行逐一檢測,并且每天都會在系統上顯示他的檢疫單,讓我們老師也很放心,讓孩子吃得更放心。”宿豫區廬山路小學總務副主任吳曦說。
從田頭、到商家再到學校。全流程可追溯、全方位檢測讓食材更加安全、可靠,在這個過程中,學校和供貨方全流程無接觸,只需要通過市市場監管局開發建設的學校食堂食材“陽光直采”信息化管理平臺,就可以足不出戶、貨比三家。在配送企業的選擇上,平臺方也嚴格把關,1800多家企業只有180多家可進入平臺。
“通過物聯網、互聯網的技術將常經視頻場所全部上線,車輛全部上線,保證配送學校的食材全程可追溯,在運營的過程當中平臺企業總共開展了40萬次的檢測。”陽光直采平臺運營負責人臧強說。
現在,包括全市所有學校食堂在內的773家食堂在這個平臺上線上采購,實現了生產、采購、運輸、入庫、烹飪、留樣、問題食品處置等全鏈條閉環監管。不僅如此,由于“陽光直采”平臺實行線上采購、第三方代收代支學生伙食費這一模式,實現了學生伙食費的有效監管。截至目前,平臺共接收訂單39萬筆,交易金額達到19億元。
“進一步規范學校食堂的食品原料的配送行為,加強學校食品原料源頭的質量管控,嚴控食品安全事故,保證師生飲食安全和合法權益。”陽光直采平臺運營負責人臧強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