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眾利益無小事。自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宿遷各地各部門持續深入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推動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讓黨史學習教育持續升溫加熱。
推進岸電系統改造 “點亮”船員幸福生活
在宿遷國際港“蘇宿貨1676號”船上,由交通部門免費安裝的岸電系統受電設施剛剛調試完畢。
“這是岸電箱,這是腳纜車,下面還有逆變器。全程設備安裝需要三個多小時,一天按照兩個進度安裝。”安裝工人孫建說。
裝上岸電系統受電設施后,船只可以改用陸地電源供電,具有低成本、零排放、零噪音等優點。
“我們以前發電一天需要40升油,費用大概得300多塊錢。現在我們使用岸電,一天只用十幾塊錢。”船員葛闖說。
據了解,以前由于運輸船舶未安裝岸電系統受電設施,停靠港口碼頭后,仍需使用柴油發電機供電,存在噪音大、成本高等弊端。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市交通運輸局聚焦運輸船舶用電難和節能環保問題,出臺《運輸船舶岸電系統受電設施改造實施方案》,總投資1290萬元改造一批運輸船舶岸電系統。
“宿遷計劃155艘現在已經安裝110艘,計劃11月底前全部完成安裝任務。計劃三年時間把宿遷600噸以上的800多艘船舶全部改造安裝到位。”宿遷市運輸服務中心船務科負責人趙育旺說。
真情關愛殘疾人 發放輔具暖人心
在洋河鎮殘疾人之家,電動代步車、輪椅、拐杖等殘疾人輔助器具正在發放,工作人員細心地為大家組裝和耐心講解使用方法。村民李先普天生二級殘疾,腿腳行動不便,這次就領到了電動輪椅車。
此次活動是市殘聯聯合宿遷市倍護安服務機構共同開展,先后到宿遷經開區、湖濱新區、蘇宿工業園區和市洋河新區開展輔具適配工作。經過前期排查和綜合評估,本次共為四個功能區266名殘疾人適配輪椅、拐杖、護理床等輔助器具464件。
“在適配的過程中,我們還要進行評估,對身體狀況和需求進行評估,評估以后我們再購買配備。還有一些公益的方面,包括電視機、熱水器、助聽器等等,全面地服務全區的殘疾人。”洋河新區社會事業局民政科科長劉明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