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起·見證 百年崢嶸”采風團“環宿行” 感受宿遷“四化”發展新路徑
2021年10月29日20:50 來源:交匯點
寶龍警務工作站、牛角淹新型農村社區、宿遷市市域治理現代化指揮中心、袁家村·宿遷印象、“春到上塘”紀念館、繽紛泗洪產業化聯合體、江蘇皓峰電器有限公司……10月29日,由宿遷市委網信辦、宿遷市洋河新區組宣部共同組織開展的“e起·見證 百年崢嶸”新媒體采風活動落幕。
本次采風活動旨在回顧百年崢嶸歲月,展現宿遷美好生活,從新媒體視角看宿遷落實“四化”同步集成改革示范區建設的新步伐。10月28日至29日,中新社、新華日報、現代快報、揚子晚報、速新聞、宿遷網、宿遷手機臺以及有關政務新媒體、網絡大V和縣區融媒體中心等新媒體從業人員30人參加了此次活動。
兩天時間、十四個站點,新媒體采風團深入宿城區、宿豫區、泗洪縣、宿遷市經濟開發區、宿遷市蘇宿工業園區等地,見證了宿遷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等多方面經驗成果。
采風團成員每到一處,便架起“長槍短炮”、拿出手機、飛起無人機進行拍攝,用鏡頭記錄現場一個個精彩的畫面。
接處警2791起,受理求助類警情1362起,尋回走失兒童老人41人次,獲贈錦旗5面……這是寶龍警務工作站自今年1月10日建成投入實戰運行以來的工作實績。公安民警傾心守護,承擔著區域內主次街面治安巡防、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打擊現行違法犯罪、及時接處警情、調解簡易糾紛、窗口宣傳和便民服務等任務,只為歲月靜好百姓平安。
網安隧道、網絡安全知識“翻翻樂”、網安拼圖……步入酒都公園,隨處可見與網絡安全相關的主題展板,宣傳橫幅、宣傳欄等,讓市民在游玩過程中可以學到各種網絡安全知識,在領略酒都文化的同時來一場沉浸式打卡,強化網絡安全意識。
你吃過水培苦菊、黃金茄、圓滾滾的蘋果絲瓜和白色的玉女黃瓜嗎?在田洼智慧農業園,這里種植了市面上少見的高端新品農作物。這些農作物生長在4萬平方米的智能化玻璃溫室內,享受著智能化監測控制管理。園內的農作物從選種、育種、播種、生長、銷售全流程數字化分析和運營,達到了從“一粒種”到“ 盤中餐”的全流程監管。農業園不僅科技含量高,“價值”也高。首期帶動蔡集鎮田洼村當地300余名農戶就業,人均年工資收入超3萬元,村集體年收益分紅達300萬元,可謂是村企共建新典范。
“一屏觀全城、一網管全城、一端惠全城”,宿遷市市域治理現代化指揮中心著眼社會治理、民生服務和數字經濟三大領域,以推進“綜治、城管、應急”三網融合和構建“大綜治、大城管、大應急、大交通”四大治理格局為核心,以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物聯網、5G等信息技術為支撐,大力實施數據、系統、網格、資源、業務、人員等深度整合,構建“1334+N”應用體系和“1+9+N”指揮體系,實現指揮調度、協同聯動、綜合分析、預測預警、高效便民、效能監察六大功能,全力打造特色鮮明的全國中小城市市域治理現代化標桿。
小橋流水、亭臺樓閣……袁家村·宿遷印象位于宿豫區新莊鎮杉荷園。該項目深入挖掘當地民俗文化、非遺文化、建筑形式、傳統技藝,積極轉換為當地老百姓,增加創業就業、提高農民收入,助力農業產業升級發展,以三產帶二產促一產的融合發展模式打造鄉村振興“宿遷樣板”。
說起改革創新,泗洪縣上塘鎮村民很有發言權?!按旱缴咸痢奔o念館位于“江蘇農村改革第一村”——泗洪縣上塘鎮墊湖村,40多年前,上塘鎮率先在全省進行農村改革,實行“包 產到戶”。新落成的展館主題為“春風涌動上塘奔流”,通過圖文、影像和實物等形式, 系統回顧了上塘率先改革的艱辛歷程,直觀呈現了“大包干”以來包括上塘在內的西南崗片區發生的翻天覆地變化,集中展示了“春到上塘”精神引領下的泗洪在改革創新上的探索和推進過程。
采風期間,宿遷各地努力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宿遷篇章的奮斗精神給媒體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現代快報宿遷新聞中心負責人楊亦文,一路觀摩一路感慨。他說,宿遷近年來在聚力脫貧攻堅方面表現突出,特別是在農業現代化方面取得了迅速發展?!敖裉煸阢艉殡p溝鎮大紅山碧根果種植園看到,當地依托碧根果種植,實現富農增收,為農業現代化發展增添新動能。當地建有全國面積最大的以碧根果為主題的生態示范園,累計培育優質富根容器苗800萬株,這些都是當地老百姓手中實實在在的‘搖錢樹’,農業現代化發展前景無限?!?/P>
其他新媒體采風團成員也紛紛表示,要將宿遷落實“四化”同步集成改革示范區建設的經驗和發展成果通過圖文、微視頻、網絡直播、Vlog 等形式呈現給廣大網民,展示宿遷好成績、傳播宿遷“好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