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有數,治水有智。這幾年,泗陽大力推進智慧水利建設,打造農村基層防汛預報預警體系建設項目,以數字化轉型牽引水利工作蝶變躍升、跨越發展。
前兩天,泗陽下起了中到大雨,9點左右,成子河分洪閘水位達到16.7米,接近警戒水位17米。關鍵時刻,位于20公里外的泗陽縣水利局通過農村基層防汛預報預警平臺,迅速收到水位數據,并對閘內值班人員下達開閘指令,降低水位。
“過去我們要采集數據,要管理人員來每天跑20公里,到現場來觀測,然后用電話向我們匯報,現在我們坐在辦公室里,通過這個物聯網,通過平臺,能夠及時地進行指揮和報告?!便絷柨h防汛防旱辦公室主任鄧利民說。
數據“跑路”代替人工跑腿,這種便利還要得益于泗陽縣農村基層防汛預報預警平臺的建設。據了解,該平臺建設項目由江蘇移動宿遷分公司建設,于2019年12月投入使用。
“主要通過前端各種類型先進數據采集傳感器、5G物聯網技術等,將雨量、水位、積水等信息實時回傳到平臺,并且通過專網視頻會商平臺?!便絷栆苿?ICT中心負責人朱恩明說。
目前,平臺基于移動5G、物聯網、大數據等新興技術,打造了視頻會商平臺系統和基層防汛預報預警平臺系統兩大業務體系。今年7月下旬,臺風“煙花”登錄江蘇,泗陽接連遭受多場強降雨天氣,縣域河道水位不斷上漲。在這場與時間賽跑的防汛防臺“戰役”中,該平臺展現了它的強大功能。
“對城區及縣域河道閘站進行了實時監測和數據分析。我們將可靠準確的數據與縣各應急處置單位進行了實時交互,為水情防范、搶險救災相關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便絷柨h水利局黨委委員副局長劉朝陽說。
總共: 1頁
初審:杜亞男/二審:湯娟/終審:馮波
作者:黃星月 徐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