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宿遷市以鄉村振興戰略為統攬,始終堅持產業富民根本支撐、農房改善龍頭引領等重點工作不動搖,致力推動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鄉村振興正煥發勃勃生機。
在宿城現代農業產業園愛吉爾園區的一處溫室大棚里,果農們正站在操作臺上,沿著軌道輕松前行,仔細修剪蔬果芽葉。據了解,愛吉爾項目總投資約1.3億元,規劃占地面積130畝,于2019年5月開工。項目投產后,已實現年均產值6000萬元、利潤1300萬元。高收益的背后,離不開農業高科技的支撐。
“主要是采用椰糠無土栽培、種植番茄,通過精準地控制植物的溫、光、水、氣、肥,達到增產的效果,每平方米現在我們的產出可以達到45到50公斤,是傳統農業種植的3到5倍。”江蘇綠港愛吉爾園區負責人王磊說。
鄉村振興,產業是基礎。近年來,宿遷市堅持工業化理念、項目化思維抓農業,突出抓好產業培育、項目建設、基礎設施提升和新業態發展,一大批支撐鄉村全面振興、帶動群眾致富的大項目、好項目不斷落地見效。像愛吉爾這樣的重大農業,僅宿城現代農業產業園就已建成39個,帶動附近農民就業數萬人。
“我們園區積極探索企業共贏、百姓共富、生態共生的有效路徑,大膽實踐‘1+x’、反租倒包等多種聯農帶農新機制,以租金、薪金、股金等形式,實現入園農民年人均增收1萬元以上,普遍高于園外就業人群約30%,為鄉村振興添磚加瓦。”宿城現代農業產業園區管委會副主任韓爭說。
家門口就業讓村民們端牢了“金飯碗”,社區環境日新月異更讓群眾幸福指數節節攀升。在宿豫區振友社區,不斷創新的服務理念,加上新引進物業公司、更換健身器材、搭建百姓大舞臺、改造百姓大食堂,讓廣大居民住得舒心、過得開心。
穩就業保民生,持續增加“造血”功能,才能更好鞏固脫貧成果,接續鄉村振興。近年來,宿遷市始終把富民增收抓在手上,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全市62.3萬低收入人口、188個省定經濟薄弱村、3個省級重點幫扶縣提前一年脫貧摘帽;著力提高就業創業活力,城鎮登記失業率實現“五連降”,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2.6萬元、增速快于經濟增長并持續位居全省前列。下一步,宿遷市還將加快構建低收入農戶增收和經濟薄弱村發展長效機制,大力實施鄉村建設行動,扎實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加快健全鄉村治理體系,不斷深化農業農村改革創新,全力建設新時代“魚米之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