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19號,宿遷市第一家公立醫院——宿遷市第一人民醫院正式投入運營,從零起步,到創成三甲醫院、南醫大附院。五年來,宿遷市第一人民醫院向著“衛生人才培養基地、基層醫療指導基地、衛生資源調控基地、百姓健康服務基地”目標不斷邁進,成為廣大市民健康的守護者。
7月18日上午,在宿遷市第一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住院部,科主任張志勇正在給一位心臟手術病人檢查恢復情況。這次手術,醫院運用了國際心臟介入領域興起的一項前沿技術——心腔內超聲技術。
“也不用跑南京、上海,在家里做很方便的,而且手術也相好,技術也相當成功。”市民葉志明說。
“有了心腔內超聲指導,它可以精確指導我們穿刺房間隔,所以這樣可以減少一些并發癥。我們從建院到五年來,一般技術和重點技術項目,都可以開展。”市第一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張志勇說。
2013年,市第一人民醫院破土動工,僅用了兩年八個月的時間,就投入運營。同時,全省13家三甲醫院進行全面的技術幫扶,快速提升了醫院的醫療水平。醫院運營五年來,大力實施“人才興院”戰略,創新推行136人才培養工程,1600多名工作人員中,高、中級技術人員占比50%;研究生以上學歷319人,占比22%。同時,堅持質量立院,全飛秒激光、高端CT、3D腹腔鏡等一批高精尖醫療設備陸續投用,醫院開放床位從500張擴展到1500張,構筑起宿遷市醫療衛生領域新的高地。
“已經完成了340萬的門急診量,20萬的住院病人,以及77000臺高難度的手術,為老百姓在家門口享受到公立醫院的優質服務。”市第一人民醫院院長湯建平說。
2021年3月6號,市第一人民醫院“三甲”醫院揭牌,標志著宿遷市公立三甲醫院實現“零”的突破。五年來,醫院以公辦屬性為宗旨,率先開展藥品零差價銷售,實行低收入農戶先診療后付費,開展20余項慈善項目。截至目前,醫院已建成42個臨床醫技科室、4大急救中心,掛牌成立4個國家級主委牽頭的醫學中心,先后榮獲國家臨床合理用藥示范基地、國家胸痛中心、國家房顫中心、國家卒中中心,有20多項新技術、新項目填補了全市醫療領域空白。榮獲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抗擊新冠肺炎先進集體、江蘇省衛生健康系統先進集體等省級以上榮譽90余項。
“讓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夠享受常見病、多發病的規范治療,疑難復雜疾病,腫瘤性疾病的篩查診斷以及目的地治療。我們的所有員工將竭盡自己的能力,要有職業的敬畏感,為百姓的健康提供服務。”市第一人民醫院院長湯建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