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爭日,夏爭時。隨著夏收工作進入高潮,宿遷各地多舉措搶農時,確保糧食顆粒歸倉。
炎炎夏日,宿豫區來龍鎮的高圩村也是一片熱火,一臺收割機正在忙碌著。小麥收割爭分奪秒,農機作業安全也不能忽視。當地農機人員也來到田間地頭,及時檢修設備,對農戶進行技術指導。
“這兩天看天氣預報有雨,感覺心里邊怪擔心的,忙著來搶收,村里面知道這情況,派人來給我們檢查機器?!狈N植大戶姜利說。
“檢查各個部件,比如水箱高熱(溫),有時候通風口堵死,容易產生高溫,我們定期來給他清洗一下,確保收割機正常運行?!鞭r機人員卓誠安說。
“三夏”期間,宿豫區來龍鎮派出農技小分隊深入各村,現場指導機手對機械進行維修、調試和保養,提高農機具利用率和出勤率。各地志愿者、服務隊也行動起來,宿城區中揚鎮組織志愿者到田頭,協調打捆機、叉草機、滅茬機等機械900余臺,同時聯系電廠,飼草、食用菌等收購企業,促進秸稈全量還田。
“一方面防止面源污染,保護好洪澤湖水系水質,另一方面改善土壤商情,便于夏季的水稻栽插?!彼蕹菂^中揚鎮黨委書記王前錦說。
截止目前,宿遷全市453萬畝小麥收獲進度過半。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宿遷學院近六十名師生來到了泗陽縣湖濱糧食家庭種植農場,開啟一場“體驗農耕文化,厚植勞動情懷”活動。師生們現場聽農技專家講述農業相關知識,并拿上鐮刀,幫助收割小麥。宿遷學院勞動教育基地也在農場授牌。
“我們從收割糧食的一個過程中體會到農民伯伯是非常不容易的,以后在自己的生活中也會不浪費一滴水不浪費一顆糧食。”宿遷學院學生葉靜雯說。
“這樣的行為要融入教材,融入課堂,融入到我們學生的日常生活中,包括我們的食堂,通過這樣的勞動學生們能夠更加真切地體會到一顆一粒糧食的來之不易?!彼捱w學院副校長丁紅燕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