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群眾中來,到群眾當中。在宿豫區,有一群“草根”宣講隊,他們用貼合基層的宣講內容,群眾喜聞樂見的宣講方式,將黨史送進校園、送到田頭,讓黨旗飄得高扎得深。
5月28日下午,在宿豫區豫新初級中學,來自“青苗”學史小分隊的思政老師正在給學生講述周恩來總理的家風故事。在老師滿懷深情的講述中,周總理公私分明、一絲不茍的黨員本色,讓學生們深受感動,受益匪淺。“周總理的紅色家風承載著革命家的情懷,今后我一定要恪謹慎行,以更好的標準要求自己,做更好的自己。”宿豫區豫新初級中學學生孫靖然說。
“作為新時代的一名思政老師,我要不斷地挖掘紅色資源,講好紅色故事,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宿豫區豫新初級中學教務副主任楊啟彥說。
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為了將黨史學習成果轉化為工作動力和成效,宿豫區還組建了由農業種植專家、致富能手等組成的宣講隊。這不,在宿豫區梨園灣社區的百年梨園里,“老梨樹下的宣講隊”黨員志愿者李萬先,正為種植戶們帶來一場接地氣的梨樹管養課。“提高他們果樹的品質,提高他們的產量,增加他們的效益。”“老梨樹下的宣講隊”黨員志愿者李萬先說。
自黨史學習教育啟動以來,宿豫區共組建區鄉村三級基層宣講隊共52支,除了“老梨樹下的宣講隊”、“青苗”學史小分隊,還包括由建國前老黨員、支部書記、退休教師、鄉賢代表等“60+”黨員先鋒組成的“夕陽紅”黨史宣講隊;由抗戰老兵組成的曹集鄉“板凳課堂”理論宣講隊等。截止目前,已開展巡回宣講246場次,覆蓋受眾1.2萬人次。
“下一步我區將實施兩清單一張表的動態管理機制,制定急難愁盼問題清單和即知即改的落實清單,形成督查督辦一張表,這樣可以時刻聚焦高效解決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可以推動各類資源向基層傾斜,促使民生實事在一線解決。”宿豫區委宣傳部部務委員蔡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