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背包多跑腿,讓群眾少跑路。自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以來,宿豫區人社部門創新成立“背包客”隊伍,活躍在企業中間,架起了政企合作、服務百姓的連心橋。
“你上班沒有滿三年半,我們和企業協商過了,就按照三年半的補償。”在宿遷嘉禾塑料金屬制品有限公司,在宿豫區人社局勞動人事爭議仲裁院的調解下,退休職工季俠與企業方面正在協商養老保險待遇損失的問題。原來,季俠在今年5月13號退休時發現,企業并沒有為她繳納養老保險,她便向宿豫區勞動人事爭議仲裁部門申請勞動仲裁。經過“人社背包客”的現場調解,季俠與企業達成了調解協議。
“這個事情一步到位給我解決了,省跑路了,省花錢了,處理結果我非常滿意。”市民季俠高興的說。
“幫我們做調解,省得我們企業和勞動者雙方來回跑。我們現在也比較方便,也給我們進行很多普法知識。”宿遷嘉禾塑料金屬制品人事經理陳鳳說。
為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宿豫區人社局圍繞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廣泛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創新成立了“人社背包客”隊伍,將各科室業務進行“打包”,主動上門,為職工和企業排憂解難。截至目前,“人社背包客”已主動上門服務300余次。
“主動去發現企業當中可能發生的勞動糾紛,在發現同時,我們會組織企業和勞動者進行面對面的調解,并且在調解的過程當中督促企業依法用工、規范用工。我們多跑一趟路,老百姓少跑一趟路。”宿豫區人社局勞動人事爭議仲裁院院長蘇校說。
總共: 1頁
初審:杜亞男/二審:湯娟/終審:馮波
作者:張浩 ,宿豫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