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房改善,事關農民群眾的切身利益,承載著農民群眾對美好家園的深切期望。接下來,記者就帶您去宿遷市宿豫區曹集鄉伍員里村,看看當地是如何以農民住房條件改善工作為抓手,讓農民生活“好上加好”的。
粉墻黛瓦,柏油路面,綠樹蔥蘢。這里就是宿豫區曹集鄉伍員里村道方新型社區。眼前的兩層小樓,就是村民臧金年的家。去年年底,臧金年剛搬到這里,從瓦房、土路到現在的新型農村社區,臧金年直說自己過上了“高檔”生活,“拆遷這房子確實是滿意的,你看來人呀各方面也都感到很舒心。”
徽派風格,一宅一院。這樣的住宅,伍員里村規劃建設了214套,在建好房屋的同時,還同步配套建設幼兒園、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等公共設施,提升村民們的生活質量和幸福感。“我們的二期這個主體已經全部完工,現在就要進行外邊配套。 現在就是配套,雨污管網、供水、 供電都在同步進行,基本達到5月底交工狀態。”宿豫區曹集鄉伍員里村道方新型社區項目現場負責人張宇說。
嶄新的農房建起來了,曾經零散的土地資源也得以整合。社區黨委牽頭,在新型社區南側規劃了300畝的香菇種植基地。目前,一期80畝4萬平方米標準化生產大棚已建成,并引進種植大戶指導村民種植香菇。這為不少村民帶來了穩定收入。
目前,一期80畝的香菇,畝產純利潤超過3萬塊錢。接下來,村里將把香菇種植作為主導產業來推廣,依托基地和合作社,對低收入戶按照“第一年免費提供菌棒+技術指導+保底價收購”模式引導種植,確保低收入戶利益。借助曹家集金銀花基地現有分揀房、烘干廠等資源,對香菇進行深加工。項目建成后,可年產香菇2000余噸,年產值超1000萬元,帶動用工200余人。
“目前呢我們已經正在建設香菇生產棒房,4000平方的廠房正在建設中,里邊還有還包含了育菌室,發酵房等功能用房。另外呢,300畝大棚即將在10月份啟動來施工。”宿豫區曹集鄉伍元里村黨委書記王樂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