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由蘇州、鹽城、宿遷等六市組成的聯盟,在蘇州開展醫用耗材帶量續約擴圍談判。通過4個小時艱難談判,將給老百姓、醫院帶來哪些好處,以及如何貫徹落實這項惠民政策?一起來了解下。
此次帶量聯盟價格談判,六市共同對人工合成骨、帶線錨釘、腔鏡下單發不可吸收夾三類產品,開展“續約”“擴圍”價格談判,在2019年蘇鹽宿談判的基礎上,平均降幅分別提高20個百分點左右。
“包括進口的或者國產的一些耗材談判的結果,下降的幅度都在50%到70%,甚至超過70%,以后這部分的患者將極大地享受到我們政府的聯盟采購的價格優勢。”宿遷市第一人民醫院骨科主任鄧杰林說。
2019年,市醫保局與蘇州、鹽城共同組成蘇鹽宿三市醫用耗材采購聯盟,首次成功開展人工合成骨等3種醫用耗材聯盟帶量價格談判。本次談判由原來的三市擴展到六市,聯盟成員由93家醫療機構擴大到211家。宿遷市的市第一人民醫院、市中醫院、泗洪第一人民醫院3家醫療機構,參加了本次聯盟采購,市人民醫院等民營醫療機構也積極報量參加,預計一年可節約醫療費用200余萬元。
為將這項惠民政策落到實處,宿遷市將做好聯盟帶量談判成果落地的采購量分配核對、合約簽訂、采購金預付等具體工作。
“同時,鼓勵、引導更多民營醫療機構積極跟標,參加當前和今后的聯盟采購。”市醫保局價采處科長袁振說。
總共: 1頁
初審:杜亞男/二審:湯娟/終審:馮波
作者:吳兆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