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經濟要實現持續健康發展,轉型升級是關鍵。今年起,宿遷市實施“5321工程”,全力推動重點工業項目和工業技改項目建設,鼓勵企業實施技術改造,走“專精特新”發展路子,促進工業經濟實現更高質量發展,全力建設長三角先進制造業基地。
近日上午,在位于宿城經濟開發區的潔潤管業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工人們在新投產的生產線上緊張忙碌著。該條生產線是今年年初公司斥資1000萬新引進的鋼帶增強聚乙烯復合波紋管生產線。僅這條生產線年產就達4000噸,產值3200萬。
江蘇潔潤管業常務副總經理張景春說:“技改過以后在原有的基礎上達到三萬噸,銷售稅收可以達到三個億。今年計劃2021年的技改資金達到3500萬,目前已經到位了2200萬,后期來講會再考慮500公里范圍內重新擴廠?!?/P>
實施千企升級行動只是我市推進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其中一項。今年,我市在原有實施的“521”工程基礎上,進行了整合優化,明確提出全面實施規模發展提升行動、技術改造提升行動、創新驅動提升行動、數字轉型提升行動、平臺支撐提升行動等“5321”工程。 目前各地都按照在按照這個目標前進。
在位于宿遷高新區的至誠紡織品,工人正在加班加點趕制一批新的訂單。2020年,公司投入1300萬元,新開發的“新型抗菌紗”、“雙色段彩紗”、“高剛難紡柔潔紗”等多項產品贏得了市場的一致認可,營業收入也增長了25%以上。目前公司有專職技術研發人員17人,擁有自主專利70余項。
宿遷至誠紡織品股份副總經理史金說:“產品的附加值和企業的經濟效益都得到了有效的提升。我們利用自己現有企業技術中心和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平臺,同時和包括武漢紡織大學,江南大學等國內高校院所開展產學研合作關系,來保障項目的順利實施?!?/P>
在拓展“521”工程的基礎上,今年,宿遷市還整合優化拓展了千百億級產業培育、數字化轉型、企業上市、科技創新等支持政策,重點列出了規模發展、技術改造、創新驅動、數字轉型、平臺支撐五個方面18條支持企業改革創新的政策。確保到2023年,實現工業銷售收入超5000億元,創建智能車間300個,每年新增三星級以上“上云”企業200戶,實施設備投資超千萬元技術改造項目1000個。按照“千億領航、百億壯大、十億升級、小微成長”思路,實現更高質量發展,為宿遷市建設長三角先進制造業基地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