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也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的開啟之年,全面深化改革創新又站到了一個新的起點。為加快建設“四化”同步集成改革先行區,奮力譜寫好新時代“春到上塘”的傳奇。
宿遷市宿城區屠園鄉人武部長張海兵從事扶貧工作5年。鄉親們脫貧后,如何鞏固脫貧成果,確保持續增收致富,是擺在廣大扶貧工作者面前的一道考題。對于如何筑牢返貧致貧風險“防火墻”,張海兵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宿城區屠園鄉人武部長張海兵說:“建立完善的救助機制,降低因災、因病、因學致貧返貧風險;鼓勵支持引導本地的企業、鄉賢以及合作經濟組織參與扶貧;加強基層黨建,同時充分發揮黨員干部的先鋒模范作用,帶領帶動低收入群眾增收致富。”
宿豫區順河街道卓圩社區衛生服務站醫生劉冬梅從醫十年。近年來,醫療資源不斷下沉、基層醫療的硬件設施不斷完善,都給居民帶來了方便和實惠。然而人手不足、待遇較低等問題,仍然困擾著像劉冬梅一樣的基層醫務人員。
宿豫區順河街道卓圩社區衛生服務站醫生劉冬梅說:“如果政府在人員與藥品配備這方面,如果能向(社區、鄉村)衛生室傾斜一下,我們也能給老百姓做到更好的服務,老百姓也能得到更多的實惠。”
基層一線人員徐培,長期從事創業就業服務工作。在日常工作中,他發現所在社區年輕人口僅占常住人口的10%,基層人才流失情況較為普遍。他希望政府出臺相關政策,并向基層傾斜,鼓勵青年人留宿就業創業。
基層創業就業服務崗徐培說:“因為現在很多的創業政策都是傾向于特殊人群,我希望能夠調整創業政策傾斜,讓一些有能力,有創業想法的人能夠得到創業幫扶,從而更好地服務他們創業。”
隨著城市小區建設加快,社區管理難、業主自治意識差、物業公司管理層次不齊等問題愈加凸顯。宿城區河濱街道物業分管負責人史其茂認為,建立一個更好的、更完善的管理體系,迫在眉睫。
宿城區河濱街道物業分管負責人史其茂說:“逐個小區明確網格員分包,協助物業公司解決實際困難;街道、社區、物業公司,從創新制度機制入手,構建3級責任網絡;按照“分等定級、質價相符”原則制定物業管理服務質量等級標準,促進物業質量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