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全會明確要求宿遷經開區打造產城融合樣板區,這既是市委、市政府賦予經開區高質量發展的時代命題,也是經開區推動轉型升級的應有之義。宿遷經開區將牢固樹立目標意識,著力做好產、城、人三篇文章,加快打造生產、生活、生態、生機相得益彰的現代化園區。
宿遷經開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王德鵬在接受本臺專訪時表示,宿遷經開區作為全市工業經濟發展的主陣地、主戰場。首先就是做好“產”這篇文章,以產興城,著力在產業量質突破上下功夫。“十四五”期間,經開區將精準實施“三步走”戰略,2021年規上工業產值實現翻番達650億元、2023年特色產業產值實現“一千雙百”目標、2025年規上工業產值超過1500億,沖刺2000億。
宿遷經開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王德鵬說:“圍繞招大引強,在2021年,我們將計劃實施5211工程,億元以上項目每周落地一個,全年達到50個以上,50億元以上的項目2個,10億元以上項目要達到10個,百億元以上的項目將達到1個。同時重點培大育強,全面推進54個在建重大項目和27個產值增量項目雙掛鉤,確保在今年底,新增的開票超億元企業達到15家,超10億元以上的8家,超50億元的2家,超100億元1家。”
圍繞打造產城融合樣板區,經開區還將做好“城”這篇文章,以城促產,著力在城市承載能力上下功夫。積極構建“北融、東連、南拓、西優、中挺”空間發展格局,有序推進各板塊建設。今年,將重點推進總投資206億元、37個重點工程建設,全力以園區的大配套、大完善,不斷提升發展的承載能力。
宿遷經開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王德鵬說:“北融,主要和我們的中心城區宿城區和蘇宿園區在道路、功能、形象上實現一個無縫的對接;東聯就是在主動加強與宿遷高新區,乃至與我們中心城區的南部,實現一個互聯互通發展;南拓,在新一輪空間的規劃上來再進一步的拓展;西優主要就是以人民大道的西側,實現功能區的再進一步優化;中挺,我們想打造4個中心,政務行政服務中心、月亮湖片區想打造一個商業的活力中心、在朱圩打造一個活力街區、呼應高鐵商務區,盡可能的改善我們南部新城的整體形象,提升經開區中部區域的輻射的支撐能力。”
王德鵬表示,產城融合,最終的落腳點還是人。經開區將做好“人”的文章,以人為本,著力在居住改善、醫療教育、功能配套上下功夫。從群眾最關心的著手,打造5-10分鐘生活配套圈。
宿遷經開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王德鵬說:“圍繞居住的改善,穩步推進新城南苑農房改善項目,實施包括徐圩片區5個棚戶區改造工程,加快推進17個品質小區的建設。第二個圍繞教育醫療,我們再進一步改善,力爭我們建成名校。第三個我們還是完善功能配套,啟動實施“1117”工程,在北京路以南、南京路以北區域加快推進1個商業綜合體、1個星級酒店和1個高品質公園,完善世紀大道、青海湖路、黃河樂開坊、梨園等7個城市之家,確保老百姓需要什么我們能夠提供什么,讓群眾能夠有更好的獲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