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遷市委五屆十一次全會提出,全市上下要奮力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為實現“爭當表率、爭做示范、走在前列”重大使命作出宿遷貢獻。從1月6日起,我們《宿遷新聞》推出系列報道《貫徹落實市委五屆十一次全會精神一把手訪談》,重點訪談各縣(區)、市各功能區謀劃十四五的目標、思路和舉措。1月6日播出第一篇:《沭陽:全力建設區域副中心城市》。
沭陽縣委書記卞建軍在接受專訪時表示,全會明確沭陽建成區域副中心城市,對于沭陽來說,首先就是要提升發展貢獻度,抬高標準推進縣域高質量發展。
沭陽縣委書記卞建軍說:“一是錨定‘主要經濟指標蘇北爭第一’目標,2021年,力爭GDP增長9%以上、工業銷售收入增長15%以上,總量全部達到1100億元,在蘇北縣市率先突破‘雙千目標’,總量穩居蘇北縣市前列。二是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全年招引超10億元項目25個以上,力爭再突破一個百億級項目。三是強化創新核心地位,深入學習踐行‘春到上塘’精神,開展好大討論、大調研、大實踐活動,強化改革創新第一動力,力爭審批時限再優化30%、申報材料再精簡50%。”
建設區域副中心城市,重點還要提升城市內涵品質。卞建軍表示,沭陽計劃推進總投資806億元、169個重點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全力推進全國縣城新型城鎮化建設、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力爭到2025年,城市整體競爭力達到省內縣級市上游水平。
沭陽縣委書記卞建軍說:“一是大力建設‘一環、兩橋、三高、四路’,城區快速內環,年內二期完成30%工程量;北京路下穿、重慶南路、淮河大道南延一標段年內建成通車。二是大力建設‘四個中心’,京南物流園、百盟物流園二期投入運行;紅星小學等3所學校投入使用;紅星廣場、榮譽酒店對外營業。三是大力建設‘美麗沭陽’,精塑花木、電商、旅游‘三張名片’。四是大力改善生活品質,實施總投資151億元的100項民生實事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