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經濟最活躍的地區之一,長三角可以說是我國制造業的基地。全會提出,宿遷要積極參與長三角產業分工協作,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致力建設長三角先進制造業基地,目標明確、定位精準,為全市上下勠力同心謀發展提供了指引。
剛剛過去的2020年,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復蘇有力、穩中快進,預計GDP達3240億元、增長4.5%,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達222億元、増長4.5%,列統的16項指標中12項増幅位居全省前列,決勝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決定性成就。在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關鍵節點,市委全會旗幟鮮明地提出,宿遷要主動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積極參與長三角產業分工協作,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致力建設長三角先進制造業基地。
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田伯平說:“宿遷市處在工業化加速時期,在這個工業化加速時期,如何能夠保持這樣的一個速度,能夠完成這樣的一個既定的一個目標。這是我覺得宿遷未來要謀劃的,這個目標應該說是一個比較高的目標,是需要跳起來努力才能夠實現的。我個人認為宿遷把這個定位還是非常好的。如果不是先進制造業,那可能未來的發展沒有多大的空間。”
新華社江蘇分社評論員趙久龍說:“國家對于我們江蘇也有一些新的指示和要求,其中一項就是融入長三角一體化戰略,這個也是國家戰略。在這個過程當中,宿遷是要積極主動地融入長三角,要打造先進的長三角制造業基地,我們能感受到我們全市上下市委市政府帶領我們全市上下在一起,戮力同心發展攻堅的這種決心,這種奮進的態勢。”
省社科院經濟研究所所長、研究員胡國良說:“宿遷率先提出了作為一個蘇北的地級市,率先提出長三角先進制造業基地。我覺得有一定的先進性,也具備一定的可行性。”
勠力同心、攻堅突破,立足新起點、面對新目標,宿遷市把招商引資攻堅突破放在重要位置,全會提出,要依托“168”招商體系,對照20條重點產業鏈條招商導則,大力實施招商引資“個十百千”工程,同時,創新招商模式、提升招商成效,強化考核,推動在手項目早落地早開工早見效。
省委黨校經濟學教研部副主任、教授、經濟學博士孫耀武說:“這個謀劃既是咱們地方的優勢,和實踐的突出展現,也是對中央要求的具體體現。比如說咱們這個描述,它集中展現了高質量發展的具體要求,也體現了新發展理念的基本的要求,更體現的是咱們江蘇謀劃的強富美高的具體體現。”
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田伯平說:“過去我們更多的是用政府的補貼和政策去引資。可能這是一個方面,仍然需要做,另一個方面就是我們現有的市場。龍頭企業產業鏈如何去招商引資,發揮這個層面上兩條可以走的路才能夠做的更好,光是說我給你多少的優惠政策,可能現在對一些企業來講的話,不是非常的有吸引力。而是市場,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所以我們可能招商引資過程當中也需要進一步的轉變理念轉變這個工作的方式。”
外引做增量,內培強存量,全會還提出,要強化工業強市,在產業升級上攻堅突破,以“6+3+X”制造業產業體系為依托,著力打造地標性產業集群。聚焦化學纖維、晶硅光伏等20條產業鏈,建立市領導掛鉤聯系制度和“十個一”推進機制,加快培育一批千百億級產業鏈條,最終實現“千億領航、百億壯大、十億升級、小微成長”,全力推動產業結構加快向中高端邁進。
省社科院經濟研究所所長、研究員胡國良說:“這個‘6+3+x’的產業實際上是具備了現代化的產業技術。做大、做強我們的龍頭企業、領軍型企業,來擴張我們市場主體的總量,培育做精做強獨角獸和瞪羚羊這樣一個企業,重點提升企業的市場占有率,提高單個行業的關注水平,不斷壯大我們企業的規模和效益。這個我們奠定長三角形先進制造業基地的發展思路很明確,”
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田伯平說:“我覺得宿遷還是需要一個大的差異化的格局。我們先進制造也定在一個什么位置,與這個上海也好,無錫也好,蘇州也好,這些地方的有一定的一個差異性。那么在打造先進制造業,特別是我們這些產業,如何能夠更好的精準的定位。尤其是聚焦在幾個產業上面,所以我覺得現在已經提了六個產業,特別是一些先進制造業的一些定位,我覺得總體是很好的。”
以現代化產業推動經濟發展走向高質量,面對全新的產業布局和發展思路,市委全會將“走在蘇北前列、快于全省平均、領先區域發展、趕超全國梯隊”作為發展目標,號召全市干群跑好手中這一棒、干好自己這一職,為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奠定堅實基礎。
新華社江蘇分社評論員趙久龍說:“我們也相信在宿遷市委的帶領下,在全市上下共同的奮斗一下,宿遷未來5年一定會繼續高舉我們的旗幟,更加的努力去奮斗,續寫更加動人的詩篇。”
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田伯平說:“宿遷作為一個新興的城市,我相信在新的歷史的機遇下面,在這個全委這樣一個新的謀劃下面,我們可以創建出一個新的天地,新的歷史條件下面,在新的歷史環境下面也許可能會成為一個未來發展的一片最有希望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