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省衛健委發文正式確認宿遷市第一人民醫院為國家三級甲等綜合醫院。這是中國內地對醫院實行“三級六等”劃分等級中的最高一級,也是對醫院管理能力、科室設置、人員配備、技術水平、工作質量、技術設施等全方位的評價,更是百萬宿遷人民實現健康夢的重要依托。
在心血管內科病房里,護士正在詢問冠心病患者劉培明的身體狀況。經過一周的治療,她的病情明顯好轉。冠心病由于病種復雜,對醫療水平要求高。以前像此類的病種,市民常常要到外地就醫。自市第一人民醫院運營以來,醫療水平、技術設備都得到了持續提升,解決了市民們在家門口看病的難題。
“像心血管專業這一塊,有一些包括心內科、胸外科,包括周圍血管的一些介入技術,在我們上級一層的幫扶下,我們也在逐步地可以獨立地完成。”市第一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張志勇說。
市第一人民醫院作為宿遷建市以來最大的民生工程,自2016年正式運營以來,醫院各項業務穩步發展,2017-2019年各項業務指標年均增幅20%左右。現有臨床醫護人員1526名,碩士及以上320名;高級職稱人員229名,擁有3.7億元醫療設備。
市第一人民醫院質量管理處處長創建辦主任張新靜說:“經過3年的基礎建設,我們從2019年6月份正式啟動了等級醫院創建的工作,到今年的5月份正式進入了等級醫院創建的沖刺階段,并且專門成立了等級創建的辦公室,分階段、有步驟地實施了三甲創建的工作。”
在發展中,醫院堅持以患者為中心,推出會診綠色通道、手術直通車等惠民舉措,優化醫保報銷流程,即時結算結報,讓患者就醫更加方便快捷。同時,集導診、分診、咨詢、健康教育、志愿站功能為一體的咨詢臺等人性化服務,電子病歷、遠程醫療、區域影像診斷等信息化建設的不斷推進,也有效地提升了醫院服務能力。
市第一人民醫院信息處處長劉華:“后期,對我們信息的規劃是通過互聯互通成熟度測評達四甲、電子病例系統應用水平分級測評達到五級的標準來提升我們整體的醫院的信息化水平。”
此外,醫院還積極承擔“慈善發藥、慈善先心、慈善血透、慈善腹透、白內障復明工程、肢體殘疾兒童矯正”等社會公益項目。在全省率先實行藥品零差價銷售,1129戶低收入農戶享受先診療后付費。
在新冠疫情阻擊戰中,市第一人民醫院作為全市傳染病定點收治醫院,堅決扛起疫情防控重大政治責任。全院1600余名干部職工主動請戰,319名醫務人員戰斗在“疫”線。其中9人馳援武漢。醫院發熱門診累計接診8599人次,共篩查確診(疑似)患者7例,實現了“確診患者零死亡、醫務人員零感染、本地疫情零擴散”。
市第一人民醫院院長湯建平說:“我們遵循持續改進,永遠在路上,應該以更嚴格的質量管理體系,更溫馨的服務流程,更科學的管理流程,讓每一個患者享受更加安全的健康的醫療服務。”
如今,市第一人民醫院成功創成三級甲等綜合醫院,這不僅對醫院本身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對進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全市醫療體系也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
市醫院黨委書記副院長吳小雨說:“下一步,我們將圍繞高質量發展,以內涵建設為核心,繼續保持好的作風和傳統,加快醫教研一體化發展,努力建設高水平三甲醫院,進而向區域性醫療中心邁進。”